臭熱。國會大廈前停著的那此黃包車在太陽下泛著心熾剛朱,仿佛要與這些黃包車比排場似的,幾輛裝飾得花里胡哨的三輪人力車也停在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無論是黃包車還是人力車,生意都很不錯,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里就是國會大廈,曾經的最高國家立法機關所在地,但是現在,這里卻成了那短暫憲政時代的標本,雖然國會大廈里確實還有幾位參議員和眾議員值班,但是這里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座圖書館,兼有旅游功能,世界各國的旅游者來到中國,都會跑到這座國會大廈前游覽一番,實地考察一下這個憲政標本,并與政進行對比看看哪一樣政體更適合這個國家。
游客一多,這載客的人力車、黃包車的生意自然也就不錯,不過考慮到國會將來還是要復會的,那么,在這里聚集太多商販也終究不象話,于是,這國會大廈前的空地和道路被宣布為“步行街。”禁止機動車通行,步行街上只奔,許懸掛特殊牌照的人力車來往,而這些牌照不是普通人上得起的。起碼一萬元起,能在這里跑車的人力車夫。不是各車行挑選出來的“形象代人”就是廣告公司重金培養的專職車夫,為的就是在這里露個臉,擴大知名度,畢竟,這里是中外游客都非常關注的地方。
能在國會大廈前坐得起人力車的也都不是普通人,因為這腳錢至少是五元起,這已經足夠普通小民全家老少一個月的日常開銷了,所以,能在國會大廈前坐得起人力車的人都是闊佬,要么是富家千金,要么是財閥的公子哥,偶爾出現一兩位當紅的交際花,也會特意在坐車的時候叫攝影師來拍幾張很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將來。這就是歷史。
所以,停在國會大廈前的這些人力車與其說是在攬客,到不如說是身份的象征,這些拉車的車夫也基本上不用到處跑,最多拉著車繞著廣場轉一圈,并擺出架勢,讓攝影師拍出好照片,畢竟,能在這里坐得起人力車的人也根本用不著乘人力車到處跑。人家基本上都有私家轎車。跑起來不僅快,而且還拉風。
國會大廈前的這道奇特的風景線著實吸引了輿論界不少關注的目光,堂堂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淪落為旅游景點。這實在是讓人喘噓,不過也正因此,國會大廈前的步行街上也通常會看到憲政派人士的示威活動。剛開始的時候。警察也對此進行強力干涉,但是后來,趙大總統一句話,警察就不主動干涉憲政人士們的示威活動了,只要示威人士不走出步行街范圍,而且不喊諸如“打倒干掉消滅暴動。之類的暴力口號或者暴力標語,那么警察就不會干涉他們的和平示威活動。
實際上,國會大廈前的步行街現在已經被人稱為“東方海德公園。了。在這里,國民擁有“建立在和平主義前提下的絕對論自由。”于是,很自然的,這里也經常可以看到發表憲政論的演說。記者們也喜歡在這里扎堆,以搜集新聞,偶爾遇到從外地趕來告地狀的怨民,記者們就立刻會借題發揮,行使輿論監督,往往讓一些地方政府下不了臺。
類似的地方,在上海還有一處。刻,是張園,雖然租界撤消了,但是張園的自由氣氛沒有消失,而這也正是趙北用來粉飾政的另一種手段。除了這兩處地方之外,其它各地已嚴禁任何未經許可的示威活動,這是必要的社會管控措施。
這樣一來,原本想求清凈的國會大廈管理方最終無法清凈,國會大廈前整個白天都是熱鬧的,可以說,現在的整個城市市區,除了八大胡同改造而成的紅燈區之外,就屬國會大廈這里最熱鬧,是非也最多。一些急于表現才華的記者往往白天扎堆于國會大廈,晚上扎堆于八大胡同。人稱“候鳥記者”這也算是城里一道奇特風景。
不過,國會大廈前的奇特風景也會偶爾被干擾,通常是在國會舉行每年一次的碰頭會議時,參眾兩院的議員每到這個時候就會從各地趕來。走進國會大廈會議廳,親手擦去座椅上的灰塵,在會議廳里舉行一個小時的會議,用實際行動告訴國民,國會議員們不僅還在為民請命。而且也在堅持憲政信念。
戲于國會議員們的舉動,趙大總統是全力支持的,每到國會舉行碰頭會的時候,趙大總統都會趕到國會大廈。發表演說,向國會議員們報告政府這一年以來的工作。
國會碰頭會的舉行日期不定。但是一般是在夏天或者秋天,具體日期由干政委員會和國會留守處協商確定,至于國會議員來不來,則看個。人意愿,并不強迫,所以,每舉行一次碰頭會,國會里的空席位就會多出不少。而上次的國會碰頭會上小參加會議的只有一百名議員,而且多半還是住在北方地區的,至于南方議員,一來路途遙遠,往往借口天氣炎熱不肯來,二來也是很清楚小這政時代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即使趕來開會也沒什么用,還不如在家鄉專心經營實業呢。
現在,又到了舉行國會議員碰頭會的季節,前幾天,外地的議員已陸續進京,而根據國會留守處發布的公告。今年的國會議員碰頭會就在今天舉行。
所以,今天天不亮的時候,這國會大廈前就已站滿了記者,就等九點鐘一到,國會大廈開門之后。他們就可以跟著國會議員走進那塵封的會議廳了。
不過,與去年相比,今年參加國會議員碰頭會的各地議員人數明顯多了許多,細心的記者數了數,發現至少有兩百多名佩帶著議員徽章的人。其中不乏實業界的知名人士、文化名。由于是政時期。國會議員不再改選,現在的議員還是舊舊年之前選舉的那批國會議員,當年,不少議員已是頭發花白,而現在,花白頭發的議員更多,放眼望去,國會大廈前那是白花花一片,有的議員已經不能自行走動,實際上是被人用輪椅推到國會大廈前的。
嗅覺敏銳的記者似乎嗅到了一些什么,于是,到了上午九點鐘。國會大廈開門的時候,更多的記者從城里各報館趕到國會大廈,跟隨國會議員們走進會議廳,等多數議員就座之后,記者們這才發現,到場的議員總人數已超過三百五十人,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顯然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記者們紛紛揣測,并試探著詢問議員,但是議員們要么保持沉默。要么一問三不知。
一些記者猜測,是不是因為華盛頓裁軍會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