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拍發海域距離q29號有差不多七百海里,張海寰猶豫著要不要趕去,因為根據電報上的戰術安排,攻擊或許在明天晚上就會發起,而以q29號的速度,即使在海面航行也不可能在后天之前趕到伏擊海域,因為柴油機組有些過熱,潛艇不能以最高航速航行。
猶豫了一番之后,張海寰決定不趕去,不過他也同時給q96號潛水艇拍去了一封電報,告之對方自己現在的方位,并提醒那位“頭狼”注意天空的飛機,紅海兩岸,一邊是埃及、蘇丹,一邊是阿拉伯半島,偏偏這兩個地區都是英國的勢力范圍,英國在這一帶地區部署了不少空軍部隊,這些飛機是潛水艇部隊的頭號威脅,實際上,就在昨天,張海寰就被一架英國海軍的水上巡邏機給盯上了,對方沒扔炸彈,卻不知道是否也是出于謹慎的緣故。
必須承認,紅海是一片危險的海域,對于交戰雙方而都是如此。
終于,天邊的最后一抹斜陽消失在海平面之下,天完全黑了,q29號潛水艇在夜幕的掩護下浮了起來,張海寰一聲令下,潛艇兵們輪流上甲板活動,呼吸新鮮空氣,而且也利用這個時間檢修一下柴油機組。
潛水艇像條死魚一樣浮在海面上,隨著海浪起伏,海風吹來,涼爽愜意,讓人沉醉,天上明月彎彎,仿佛也在沉醉。
站在潛水艇指揮塔圍殼頂部,張海寰舉著望遠鏡,向黑沉沉的海面上四下眺望,但是什么也看不見,側耳傾聽,什么也聽不見,只有海風和海浪在提醒他這是一片危險的海域。
以前遠洋訓練的時候,張海寰也到過紅海幾次,這片海域對他而并不算陌生,他希望能夠在這里取得他的第一個戰果。
依靠目視無法發現目標,那么就只有依靠先進的軍事科技幫忙了,張海寰一聲令下,水兵們在通氣管頂部的旋轉基座上架起了一套近程對海搜索雷達的無線電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
這種雷達代號“夜鶯”,是一種航空雷達的改進型號,是中國電子工業的驕傲之一,這種雷達原本是打算安裝在夜間戰斗機上用以搜索夜幕中的敵方飛機的,它的體積相比那些遠程雷達要小得多,可以安裝在雙發重型戰斗機上,因此也可以安裝在艦艇的桅桿上,而現在,q29號安裝的就是這種雷達,它可以發現數十海里之外的水面目標。
晚上九點鐘,柴油機組檢修完畢,而且就在這時,雷達的監視屏上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反射信號,雷達兵初步判斷,這是一艘大型船只,但是到底是軍用船只還是民用船只,現在還無法確認,只能靠近觀察。
“潛艇下潛!全體艇員做好戰斗準備!”
張海寰立即下達了戰斗命令,隨即指揮q29號撲向目標方位,一場海上追擊就這么展開了。
深夜十一點半,張海寰終于在月光的幫助下發現了那艘蹣跚而行的孤獨輪船,那是一艘排水量五千噸級的油輪,而且從吃水線的深度判斷,應該是滿載。
但是光線太暗,根本看不清楚那艘船懸掛的是什么旗幟,遲疑了片刻之后,張海寰決定靠上去問個明白。
q29號是舊式潛艇,前甲板上依舊保留著一門艦炮,兩顆炮彈打過去后,那艘油輪才發現了潛艇的影子,于是加速,想逃離這片海域,但是根本逃不了,半個小時之后,不得不在炮彈的威脅下停車,然后,q29號派出一艘充氣機動艇靠了過去,全副武裝的水兵登上那艘油輪,迅速的檢查一番之后,確認這是英國油輪“拉托尼亞”號,滿載一船來自馬耳他的航空汽油,準備前往印度。
既然是英國船,那么就不必客氣,張海寰一聲令下,水兵們將油輪的船長和全體船員趕上一艘舢板,并將舢板降到海面上,然后在油輪的吃水線附近安裝了六顆大威力磁性炸彈,設定好了爆炸時間,隨即撤離油輪,押著舢板返回潛艇。
十五分鐘后,幾聲轟響,海面爆起一團巨大的明亮火球,那艘油輪在劇烈的燃燒中迅速下沉,很快消失在紅海的海面之下。
舢板上的船長和船員目瞪口呆,隨后被押進了潛艇,第二天天亮之前才被釋放,中國潛艇的艇長給了他們一些食物和飲水以及一只指南針,然后讓他們劃向最近的也門王國海岸,直到次日下午,這些倒霉的英國海員才得以在阿拉伯半島登陸,并被當地游牧部隊發現,隨后被送往英國領事館。
數日之后,英國報紙終于刊登了“拉托尼亞”號被擊沉的消息,而這僅僅只是英國海員的噩夢開始,在隨后的那段日子里,在紅海的萬傾波濤中,“鯊魚”們頻繁出擊,將這片海域變成了它們的獵食場,“紅海鯊魚”的稱呼不徑而走,而中英兩國的戰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v!~!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