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1908遠東狂人 > 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

            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

            第1117章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

            公元1939年的4月和5月是一段硝煙彌漫的日子,在這段日子里,東方和西方都點燃了戰火,世界在戰火中戰栗,各主要強國都無一例外的被卷入了戰爭之中,有的強國是主動選擇了戰爭,有的強國則是被動的迎接戰爭,有的強國直接參與了戰爭,有的強國則以“中立”的面目在戰爭中扮演著坐山觀虎斗的角色。

            這時的世界局勢是讓人感到困惑的,雖然記者們叫嚷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狼煙已經燃起”,但是在一些戰略評論家的眼里,這場幾乎席卷世界的全球沖突似乎很難用二十多年前的那場歐洲戰爭進行類比,在現在這場全球性的武裝沖突中,同時存在著三個不同的武裝集團:

            第一武裝集團就是以“軸心國”為核心的新興列強武裝集團,這個集團以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軍國主義日本為領導者,它們進行戰爭的目的非常直接,那就是奪取其它強國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用戰爭的方式轉嫁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各種矛盾,它們所進行的戰爭毫無任何正義性可,只是純粹的掠奪,與強盜搶劫并無本質區別,也正是由于它們的強盜本質,決定了一個基本事實:即使軸心國集團能夠贏得這場全球戰爭,它們以后也會分道揚鑣的,因為強盜之間是不存在信任的,它們只相信自己的拳頭,“同床異夢”或許是最好的形容詞。

            第二武裝集團就是以英國、法國為核心的老牌列強武裝集團,為保護本國利益,它們不得不與發動戰爭的軸心國集團進行一場艱苦的全面戰爭,它們與軸心國集團進行的戰爭不具有“明顯的”正義性,因為這些國家之間的戰爭就是為了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值得一提的是,蘇聯政府也依靠《倫敦共同防御條約》加入了這一武裝集團,但是由于政治以及信仰上的原因,蘇聯在這個戰爭集團中只處于次要地位,英國、法國對蘇聯的戒心很強,蘇聯對英國、法國的戒心也同樣很強,這也是一個存在著內部分歧的集團,而且與第一武裝集團一樣,即使贏得了戰爭,蘇聯與英法也會分道揚鑣的。

            至于第三武裝集團,則是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集團,從表面上看,這個武裝集團進行戰爭的目的具有“非常明顯的”自我解放性質,實際上,按照這個集團的官方說法,其所進行的這場旨在“反對殖民主義”的戰爭的性質與一百多年前的美國獨立戰爭并無本質區別,都是為了贏得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自由,所以,這場戰爭是“具有完全的正義性”的,雖然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都拒絕承認這一點,就連美國政府也對此說法持保留意見,但是這并不妨礙“亞細亞解放陣線”占領道義上的制高點,與第一、第二武裝集團最明顯的區別是,這個第三武裝集團只有一個領導者,那就是中國,如果沒有中國,亞洲不可能爆發這場反對殖民主義的獨立戰爭,雖然英國政府指責中國是在玩弄花招,欺騙國際輿論,但是國際輿論也不得不承認,現在,亞洲已經出現了許多“主權獨立”的民族國家,中國并沒有將這些國家宣布為殖民地,這些國家的人民也將中國軍隊視為解放者,而不是侵略者。

            以上三個國際武裝集團構成了這次全球戰爭的主要參戰集團,而由于其進行的戰爭目的不同,那么,這場戰爭也就變成了國際戰略評論家們所說的“奇怪戰爭”,一方面,軸心國集團與亞洲集團都在與英國進行戰爭,但是另一方面,軸心國集團和亞洲集團卻沒有正式結盟,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這兩個武裝集團是在各自為戰,雖然他們的敵人中都有英國這個老牌列強,而也正是因為這兩個武裝集團沒有締結任何同盟條約,那么這種被國際戰略評論家稱之為“奇怪戰爭”的局面就出現了,英國政府向德國、意大利、中國、日本宣戰,但是法國政府卻只向德國、意大利、日本宣戰,雖然英國和法國實際上都屬于第二武裝集團,但是法國政府卻拒絕接受英國政府的建議向中國宣戰,而理由也非常充分,因為中國不是德國、意大利、日本的軍事盟友,而且中國也沒有向法國發起軍事進攻,因此不符合《倫敦共同防御條約》的相關共同防御義務,那么法國政府也就沒有理由向中國宣戰。

            基于同樣的理由,蘇聯政府也拒絕參加針對中國的軍事行動,這使英國政府非常被動,只要中國軍隊不踏上法國領土或者蘇聯領土,那么這兩個盟友就不會參加英國與中國的戰爭,英國在亞洲也只能孤軍作戰。

            同樣的,中國政府顯然也不打算在近期對法國和蘇聯采取任何形式的軍事進攻行動,法國在遠東地區的殖民地目前還控制在法國殖民機構手中,而蘇聯雖然一直堅持認為遠東共和國是它的領土,但是既然遠東共和國目前并不是由中國實施軍事占領,那么蘇聯政府也就沒有必要再糾纏遠東的局勢。

            這就是國際戰略評論家所說的“奇怪戰爭”,在許多分析家看來,造成這種古怪局面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倫敦共同防御條約》存在瑕疵或者漏洞,而是在于中國的迅速崛起,現在的中國,經過三十多年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個世界性強國的潛力,任何國家都無法無視中國那強大的陸軍力量和先進的空軍技術,雖然中國的海軍實力很有限,但是如果考慮到蘇聯與中國陸地邊境線的長度以及法國遠東殖民地與中國本土接壤的事實的話,那么,在這場“奇怪戰爭”中蘇聯政府和法國政府的選擇也就不是那么難以理解了,這兩國政府都非常擔心向中國宣戰會導致無法預料的后果,一旦激怒了中國,可以想象,已經在中東戰爭中顯示出強大攻擊力的中國裝甲部隊將長驅直入蘇聯本土縱深地帶,而法國的遠東殖民地也將變成中國陸軍積累熱帶地區戰爭經驗的好地方。

            所以,中國是否與德國、意大利、日本締結軍事同盟條約,這個假設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的中國,已經是世界戰略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變量”,中國如果加入軸心國集團的話,那么英國、法國、蘇聯不僅會在這場全球戰爭中戰敗,而且很可能亡國,這絕不是夸張,而是事實,實際上,不僅德國、意大利、日本正在極力拉攏中國參加他們的戰爭集團,就連法國、蘇聯也試圖勸說英國盡快結束與中國的戰爭,避免將中國推向軸心國集團,如果必要的話,英國完全應該放棄所有的亞洲殖民地利益,讓亞洲獨立,以至少換取這場全球戰爭中亞洲的“中立”。

            中國是這場全球戰爭中的一個重要“變量”,但并不是唯一的“變量”,實際上在現在的國際戰略中還存在著另外一個“變量”,這個“變量”就是美國,美國的工業是世界第一,國力也是世界第一,這樣一個國家,無論是誰都不敢無視它的存在,鑒于美國加入軸心國集團的可能性很低,那么,也就可以理解英國政府的心急火燎了,現在的英國政府,之所以還在硬著頭皮同時在歐洲和亞洲進行戰爭,就是為了等待美國政府立場的轉變,實際上,4月底英國首相邱吉爾先生之所以秘密訪問美國,就是為了勸說美國政府加入《倫敦共同防御條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據說,僅僅是據說,英國政府和議院授權首相先生,在他認為必要的情況之下向美國做出“足以令美國政府滿意的戰略讓步”,其中的一些條件據說就是將英國在加勒彼海地區的屬地割讓給美國,而且據說蘇伊士運河的利益轉讓問題也在這個“戰略讓步”計劃之中,所有的戰略讓步只是為了換取美國總統先生的一句話,這句話就是:美國將很快加入戰爭,并站在英國一邊與敵國作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