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什么這個時候與蘇聯和解?這不僅僅是因為德國急著南下東南歐,解除德國東進道路上的側翼威脅,而且也是因為德國政府摸不清蘇聯軍隊的虛實,德國人或許與英國人一樣誤以為蘇聯軍隊很強大,所以德國政府是想觀望。如果在這個時候,蘇聯軍隊突然在一場戰爭中遭到了慘敗,那么德國政府就會糾正它對蘇聯軍事力量的錯誤認識。
至于蘇聯,則是想先解除兩個后顧之憂,一個是遠東共和國,另一個就是伊朗,前者,蘇聯是為了換取政治安全,而后者,蘇聯政府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明面上是想南下奪取波斯灣上的石油和出海口,但是實際上,蘇聯是想控制土耳其,進而奪取黑海出海口,阻止德意海軍由此威脅蘇聯南部。
但是蘇聯擴張太快,吃得太猛,難免消化不良,現在的蘇聯,其實就是一座破房子,表面上看很結實,可是只要有人走上去對著房門狠踹一腳的話,那么,這座破房子很有可能整個塌下去。諸位,不要以為蘇聯內部非常團結,蘇聯內部的不滿情緒隨處可見,而與高加索地區相鄰的烏克蘭正是離心傾向最為劇烈的地區,至于剛剛被蘇聯吞并的那些地區和國家,也是敵視蘇聯的。
另一方面,蘇聯軍隊經過肅反之后,戰斗力早已虛弱不堪,再加上長期沒有進行象樣的高強度戰爭,實際戰斗力不會比英國軍隊更強。
本來,中樞政府有意促使土耳其倒向德國,此舉確實刺激了蘇聯政府的神經,現在,蘇聯加快腳步,試圖搶先對土耳其下手,在這種情況之下,無論是從我國的中東利益考慮,還是從我國的全球戰略考慮,我們都不能坐視不理,有必要先下手為強,換句話說,不能等蘇聯動手,我們必須主動在伊朗向蘇聯發起反擊,打斷蘇聯伸向中東的黑手。
只要亞洲聯軍給予蘇聯軍隊重創,使德國看到蘇聯軍事力量的外強中干,則德國肯定會立即向蘇聯下手,同時,德國對英國的攻勢也會隨之減弱,中樞不希望英國被德國消滅,這不利于中樞全球戰略的實施,英國必須生存下來,所以,我國主動進攻蘇聯,可以一箭雙雕。
可以想象,當我國軍隊和亞洲盟軍翻越高加索山脈并北上威脅烏克蘭之后,就等于是在蘇聯的柔軟下腹部插了一把刀子,而納粹德國不會看不到這把刀子,它不會眼睜睜看著‘德意志的糧倉’落入中國手中,屆時,德國的戰刀將再次揮舞,那么蘇德戰爭也就爆發了。”
趙北一番話,讓在座眾人恍然大悟,原來蘇德戰爭的這把火是要由中國軍隊去點的。
“總統是說,我國即將向蘇聯發起軍事進攻?”
顧維鈞確實有些吃驚,他沒想到,一場新的戰爭竟然會這么快就到來了,而作為外務總長,他有義務協助中樞政府執行戰略迷惑行動。
“顧總長,不是我國向蘇聯發起進攻,而是我國軍隊應邀進入伊朗境內,協助伊朗國王平息叛亂,驅逐蘇聯侵略軍,并在必要時與亞洲盟軍進入蘇聯境內,迫使蘇聯求和,這是亞洲各國行使集體防衛權,拒絕歐洲勢力干涉亞洲內政。相信我,一旦戰爭開始,我軍虎狼之師必然一路凱歌高奏,而亞洲的團結也將更加穩固。”
總統是如此自信,讓其他人不得不跟著相信蘇聯軍隊就是紙糊的老虎,就等有人上去踹上一腳了。
在“歷史上”,納粹德國之所以急著進攻蘇聯,除了英國啃不動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還在于蘇聯在與芬蘭進行的那場“冬季戰爭”中的拙劣表現,它使德國人看到了蘇聯軍隊的渙散與虛弱,所以德國立即選擇了進攻蘇聯。
但是現在的情況與“歷史上”不同,由于趙北的干預,蘇聯沒有與芬蘭發生戰爭,而蘇聯吞并波羅的海三國的軍事行動又沒有遭遇頑強抵抗,那么這就給德國人造成了錯覺,誤以為蘇聯軍隊還很強大,這就使德國進攻蘇聯的行動被推遲了。
德國遲遲不進攻蘇聯,趙北的渾水摸魚計劃就無法實施,而且如果意大利和德國擊敗了英國的話,誰也不敢保證德國今后還會進攻蘇聯,畢竟,德國已經得到了它想要的東西,而蘇聯確實表面上看是一塊硬骨頭,這或許會形成一種僵持局面,直到原子彈出現,這對中國的全球戰略實施是非常不利的,趙北可不希望德國納粹能夠靜下心來研究原子彈武器。
現在,趙北打算再推動一下歷史的車輪,讓它繼續前進,而且他也有信心達到戰略目的,今天主持這場會議,也正是給眾人吹吹風,讓他們做好準備,一旦中樞命令下達,那就是一場迅猛的風暴。
這個戰略的關鍵不止是削弱蘇聯,更主要的是削弱德國,讓德國也患上與蘇聯一樣的“消化不良”。e!~!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