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契恰科夫心里也非常清楚,沒有中國的支持,他的總統寶座就會搖來晃去,所以大力提拔華裔將領和官員一向都是契恰科夫政府的工作重點,此舉當然會引起俄裔人士的不滿,但是考慮到現在的遠東共和國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移民國家,在其境內不僅居住著大量的白俄,而且也居住著大量的中國移民、朝鮮移民、日本移民,契恰科夫完全可以用“團結各族裔”為借口來堵那些不滿分子的嘴。
除了劉復基的軍銜被迅速提了上來之外,還有許多華裔將領的軍銜也水漲船高,而上次契恰科夫訪華時也帶著這些軍官,現在又看到這些人,而且都被提拔起來,趙北當然非常高興,這些華裔人士占領的政府重要職位越多,中國對遠東共和國的控制就越強,趙北當然知道契恰科夫也在大力扶持朝鮮裔、日本裔軍官和政客,希圖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而且也在加強與美國的聯系,但是趙北卻可以肯定,在下一場軍事政變中,契恰科夫肯定不能保住總統的位子,只要他一下臺,遠東共和國將與蘭芳一樣,成為一個種族的大熔爐,而在其中起主導作用的只能是華人、華裔。
與這些昔日的中國軍人寒暄客套片刻,趙北很快與這次會面的主角契恰科夫轉入正題。
今天契恰科夫趕到這里與趙北會晤,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對蘇議和問題,作為此次對蘇戰爭中的一員,遠東共和國在戰爭期間也是比較賣力的,一方面是留在遠東地區的白俄貴族希望打回家鄉搞復辟,另一方面是契恰科夫希望通過一場輝煌的軍事勝利來鞏固他的總統權力,所以,當中國國防軍開始進攻之后,遠東共和國的軍隊也很快動員起來,并越過與蘇聯的國境線向西推進,直撲葉尼塞河流域,試圖進抵烏拉爾山區,然后跟著中國軍隊突擊莫斯科。
但是問題在于,蘇聯軍隊無法阻擋中國國防軍的前進并不代表它無法阻止遠東共和國軍隊的前進,遠東共和國的軍隊有些像意大利軍隊,可以在本土進行局部防御作戰,但是若論大規模的進攻戰,這就不是遠東共和國軍隊可以勝任的了,這不僅是因為遠東共和國軍隊戰斗力不強,而且也是因為遠東共和國國力不強,畢竟,俄國的精華部分都在歐洲,實際上,遠東共和國的國家財政需要外國支持,而這個支持主要來自中國和美國,以前的模式是中國給槍炮,美國給鈔票,但是隨著中國的日益崛起,美國政府已開始改變戰略,對遠東共和國的支持越來越微弱了,與此同時,蘇聯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卻變得越來越重要。
對蘇戰爭中,契恰科夫的速戰速決戰略沒能奏效,僅僅只是利用中國軍方發起古里耶夫戰役的機會奪取了鄂木斯克,但是距離他的目標烏拉爾山還很遠,所以,當中國軍方突然宣布與蘇聯軍隊實現前線停火之后,契恰科夫立刻慌了神,在弄清楚了中國的意圖之后,他便急急忙忙安排了訪華日程,要求拜會中國總統,商議對蘇戰略問題,趙北不打算在北京見他,于是干脆就將會面地點安排在天津。
對契恰科夫的打算,趙北非常清楚,這個人雖然滿口“亞洲盟友”,可是實際上,他仍舊是一個斯拉夫主義者,他與那些白俄貴族一樣,都希望消滅蘇聯,然后重建一個強大的斯拉夫國家,無論這個國家的政體是什么,都不可能是一個亞洲盟國,他們天然的親近歐洲,而不是亞洲。
一個強大的蘇聯不符合中國利益,同樣道理,一個強大的斯拉夫國家也不符合中國利益,趙北從來也沒有想過支持契恰科夫去消滅或者吞并蘇聯,他要的就是若干個衰弱的斯拉夫國家,只有一盤散沙的斯拉夫世界才符合中國的利益。
所以,對于契恰科夫希望繼續對蘇戰爭的建議,趙北毫不客氣的拒絕了,理由非常充分,那就是,“亞細亞解放陣線”多數國家都希望通過談判解決戰爭問題,戰爭從來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要蘇聯肯尊重“亞洲集體利益”,戰爭就會立刻結束。
當然,為了穩住契恰科夫,趙北也向他透露了一點會談的內幕,告訴契恰科夫,如果蘇聯希望結束戰爭的話,蘇聯目前控制的中西伯利亞地區很可能必須放棄,而一旦這些地區被蘇聯放棄,遠東共和國或許可以接管這些地區,但是這需要亞解陣的批準。
對于趙北的這個利益分配方案,契恰科夫顯然不太滿意,悶悶不樂的告辭而去,趙北親自送他離開酒店,望著契恰科夫乘車離開,趙北很清楚,契恰科夫不會甘心的,這個人或許是做了太長時間的總統,真以為他自己很有能力治理國家了,這種人已不太合適繼續作為代理人統治遠東共和國了,所以,趙北在返回房間之前已開始盤算遠東共和國下次軍事政變的時間了。
無論如何,都必須將主動權掌握在趙大總統手里。m!~!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