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亞洲決心(上)
天空中飄揚著細碎的雪粒,落在地上,堆積起一層薄薄的積雪,地面有些滑,行駛在道路上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都走得很慢。
幾輛停在東交民巷的外務部轎車終于啟動了,載著外務總長顧維鈞離開了美國大使館,并很快離開了東交民巷。
坐在車里,顧維鈞琢磨著剛才美國大使對他說的那些話,那些話里帶著明顯的威脅,不過顧維鈞倒是可以理解美國大使的憤怒,也理解美國政府的憤怒,而這種憤怒都是由亞洲聯盟的01號決議以及隨后展開的“亞洲決心”軍事行動所引起的。
從1944年1月5日零時起,亞盟安全部隊就開始執行01號決議所通過的“一切必要的軍事行動”,用武力開始從美國手中“接管”菲律賓,這種接管行動當然不是和和氣氣進行的,美國軍隊既然不愿意主動撤離菲律賓群島,那么亞盟安全部隊也就只能采取武力驅逐的方式請美國軍隊離開,也就是從1月5日起,以中國國防軍為首的亞盟安全部隊就與駐菲律賓的美國軍隊及其控制下的菲律賓政府軍展開了戰斗,馬尼拉等城市也遭到了亞盟空軍部隊的轟炸,美國駐在菲律賓的陸軍、空軍、海軍部隊均遭到沉重打擊,截止今天,也就是1944年1月15日,這場代號為“亞洲決心”的軍事行動已經進行了整整十天時間了,亞盟安全部隊不僅實施了空降作戰,而且也在棉蘭老島實施了陸軍部隊的大規模登陸行動,一共有十五萬亞盟軍隊進駐棉蘭老島,實際上,現在的棉蘭老島已經完全控制在亞盟手中,而當地的美軍部隊大部被殲滅,少數竄入叢林,已經不可能影響到棉蘭老島的形勢了。
面對如此暴烈的“亞洲決心”,美國的國會坐不住了,美國的民間輿論沸騰了,美國國會甚至因此召開了專門的聽證會,要求美國總統出席會議,無奈之下,美國總統羅斯福只能坐在輪椅上到國會出席聽證會,面對議員們的質詢,羅斯福總統身心疲憊的告訴議員們,在目前的局勢下,美國只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立即撤退駐菲律賓的美國武裝人員,另一個選擇是立即向亞盟的所有成員國宣戰,畢竟,亞盟的01號決議是亞盟這個亞洲集體防御組織共同通過的,它不止是由中國一國進行背書,它的法律地位由亞洲聯盟的所有成員國集體背書,是集體意志的反應,如果美國政府因為亞盟01號決議而向中國宣戰,就等于啟動亞盟集體防衛義務,美國必須做好與整個亞洲作戰的準備,也正因此,美國總統指示駐菲律賓美軍司令,采取“合適”的戰術,避免重大損失,所以,棉蘭老島失守了,馬尼拉也被宣布為“不設防城市”。
亞盟通過01號決議是在1944年1月1日,而亞盟安全部隊發動進攻是在1944年1月5日,中間隔了四天時間,這個時間是亞盟專門留給美國政府的考慮時間,而美國國會在當時拒絕了和平撤退駐菲律賓美軍的建議,那么也就不要責怪亞盟攻擊美國軍隊了,這與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動在性質上截然不同,亞盟安全部隊的軍事行動不是偷襲,而是事先給了駐菲律賓美軍警告,但是美軍無視這一警告,自然也不能說遭到了亞盟的突然襲擊。
嚴格的說,美國建國一百多年以來,還是頭一次面對這種局面,這一次,美國的對手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洲際軍事集團,雖然該軍事集團的多數成員國軍事力量弱小,但是它們的團結卻是建立在一個共同的信仰之下,即“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
實際上,自從德國對美國宣戰之后,美國政府也正在努力的整合美洲力量,發展一個“泛美軍事集團”,以捍衛“門羅主義”,從某種角度來看,美國的做法與中國的做法有些相似,但是不同的是,美洲多數國家的獨立都與美國無直接關系,可是亞洲多數國家的獨立都是中國的功勞,也正因此,亞洲門羅主義要比美洲門羅主義“高尚”得多,美洲國家普遍懷疑美國建立泛美力量的“真誠”,可是亞洲各國卻對中國對它們的解放感激涕淋。
在國會聽證會上,美國總統羅斯福特意強調了一件事,那就是,當美國政府接到亞盟關于01號決議的正式通告之后,美國政府曾要求國會討論此事,但是美國國會卻傲慢的拒絕了亞盟的這一“最后通牒”性質的通告,換句話說,在美軍駐菲律賓武裝部隊遭到攻擊這一問題上,美國國會應該與美國政府共同承擔責任。
美國總統的講話在國會里激起強烈反應,一些美國國會議員甚至威脅要發起總統彈劾案,如果不是因為美國正與日本、德國、意大利在進行戰爭的話,或許這場總統彈劾案已經在進行了。
最終,美國國會沒有發起總統彈劾案,但是議員們卻發起了另一個動議:是否立即向亞盟宣戰?
經過激烈辯論,美國的國會議員們最終達成妥協,決定在正式表決之前,再與亞盟進行一次接觸,重要的是與中國進行接觸,畢竟中國才是亞盟的實際領袖,亞盟的決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其實是中國政府的意志。
也正因此,美國政府指示駐華大使,向中國政府遞交一份外交文件,要求與中國方面就菲律賓地位問題進行協商,以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盡最大可能避免一場全面戰爭。
今天顧維鈞之所以趕到美國駐華大使館,也正是為了此事,他以中國外務總長的身份親自向美國駐華大使轉交一份中國政府的回應文件,而在這份文件里,中國政府同意與美國政府就菲律賓問題進行高級別的協商,但是同時也提出了一個進行協商的“必要條件”,那就是,無論如何,美國駐在菲律賓的所有武裝人員必須解除武裝,之后,他們可以選擇由中立國返回美國,也可以選擇繼續留在菲律賓境內,直到美日戰爭結束,但是在此期間,他們不得從事任何武裝行動,也不得干涉菲律賓內政。
這個“必要條件”有些苛刻,實際上等于把駐菲律賓的美國軍隊繳械,很難說美國政府是否會答應這個條件,畢竟這關系到美國的戰略利益,還有美國的顏面,顧維鈞當年留學美國,對于美國還是有些了解的,他擔心這會激怒美國人。
但是顧維鈞還是向美國方面轉達了中國總統先生的看法,那就是,無論如何,菲律賓都必須取得“完全的獨立”,菲律賓的領土之上,除了亞洲盟國的武裝人員之外,其它任何國家都不能在菲律賓以任何形式駐扎任何武裝人員。
這是要拔除美國在亞洲的最后一個據點,美國政府會如何應對呢?如果美國政府拒絕了這個必要條件,是不是就意味著中國也將與美國陷入全面戰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