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德國納粹黨衛軍的所謂“戰斗意志”嗤之以鼻,不過季良才還是沒有大意,立刻調集了幾個中型坦克連,趕過去增援,至于速度相對較慢的重型坦克就繼續跟在前導部隊的后頭慢慢往前蹭吧,重型坦克行動遲緩,是快速行軍的累贅,但是不帶又不行,就怕路上碰上敵軍的重型坦克,而根據剛才偵察分隊的戰斗報告來看,阻擊他們的德軍部隊似乎裝備了重型坦克,而對付重型坦克,最好的武器還是己方的重型坦克,除非空軍能夠及時將攻擊機調過來。
出于謹慎,季良才又聯系了空軍前進指揮部,要求立即增援幾架攻擊機過來,沒有“旋風”,舊式的“啄木鳥”也行,畢竟,再厚的坦克裝甲也擋不住空軍飛機發射的火箭彈,火箭彈準頭或許差點,可是密集度夠啊。
幾公里的距離,在平時,對于坦克部隊而并沒有多遠,可是現在卻不是平時,公路上到處都是被炸斷的路面,每一次跨越這些公路上的橫斷面都要頗費周折,甚至不得不用炸藥將陡坡炸緩,想繞道都是一件難事,畢竟這里是安納托利亞高原,公路就是修建在山谷中,兩邊都是陡坡,或者干脆就是懸崖,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繞道過去的。
重型坦克部隊在后頭慢慢的往前蹭,還沒走到一半路程,前頭的中型坦克已經趕到了交戰區,而在這時,德軍的重型坦克終于正式登場,幾炮過去,幾輛“灰狼”不是被擊傷就是被擊毀,而這時,中型坦克部隊的指揮官也終于確認了偵察分隊的報告,德軍的阻擊部隊至少裝備了六輛“虎王”。
一聽前頭有德軍的“虎王”埋伏,季良才頓時是食指大動,這是激動的,難得跟“虎王”正面較量一下,這可是土耳其戰場上“虎王”首次正式登場亮相啊,以前,季良才也只是聽說在高加索地區和南俄地區出現過這種重型坦克的王者,這可是重達六十多噸的陸地怪物啊,就以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地形條件,“虎王”出現在這里,如果不是德軍指揮官瘋了,那么就是德軍司令部為了撤退更多的主力部隊不顧一切了,要知道,即使是“野豬”,也才五十噸重,比“虎王”整個小了一圈,如果從戰斗全重來看,這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但是就以“野豬”的重量,走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道路上,也感覺非常吃力,這里的道路和橋梁根本不是為這種陸地怪獸設計的。
即使明知“野豬”的噸位不及“虎王”,可是季良才也只能繼續往前沖,無論如何都必須突破德軍的阻擊,向橋頭堡突擊,控制那座鐵路橋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那是南方德軍部隊向安卡拉撤退的唯一通道,就在鐵路橋附近的一座鎮子里,兩條公路在那里交匯,一條向東,目前已經被德軍破壞,另一條向南,目前仍控制在德軍手里,攻擊守衛橋頭堡的中國傘兵的德軍部隊就是通過南邊那條公路北調的,只要占領了那座鐵路橋,就等于切斷了南方戰區數萬德軍精銳部隊的退路。
于是,季良才立即下令,前導部隊的所有坦克和步兵立即向后撤,與主力靠攏,同時再次向后方的空軍前進指揮部拍發電報,將“虎王”出現在土耳其戰場的情況告之空軍方面,他就不信,在這種情況之下,空軍還抽不出幾架攻擊機和戰斗機。
同時,季良才繼續催促重型坦克部隊加快速度,為了趕上去,他甚至不得不下令將幾輛半履帶輸送車填進路上的深坑里,當作鐵橋,方便重型坦克跨越障礙。
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努力,在半個小時之后,季良才終于與從前頭撤下來的前導部隊接上了頭,得知德軍并未追來,季良才更加肯定,那是一支擔任阻擊任務的德軍部隊。
再聯系空軍,攻擊機和戰斗機已經起飛,正在趕來,但是季良才等不了那么久,他決定先指揮重型坦克發動一次進攻,重型坦克由公路正面向德軍重型坦克突擊,同時,中型坦克尋找機會和通道,穿過德軍防守的那座鎮子,繞到德軍重型坦克后頭去,從后方或者側翼攻擊“虎王”那相對單薄的后側裝甲和側面裝甲。a!~!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