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開羅來客(上)
汽笛響了起來,輪船即將進港,從輪船上懸掛的旗幟來看,這是一艘意大利的貨輪,它是從意大利南部港口起航的,而現在,它已經抵達了目的地,埃及亞歷山大港,而且即將在碼頭停泊卸貨。
這艘意大利貨輪就是“墨西拿”號,它是航行在意大利本土至埃及亞歷山大港航線上噸位最大的一艘貨輪,是“墨西拿級”大型貨輪的首艦,在以前,有十多艘同級船只航行在地中海航線,但是現在,那些貨輪要么已經轉往黑海航線,要么就是已經在地中海航線上遭到擊沉,現在,同級船只中,唯有“墨西拿”號依舊活躍在地中海意埃航線上,雖然也曾遭到過亞盟聯軍空軍轟炸機的襲擊,但是有驚無險,而這次航行一路順風,根本沒有遭到過空襲,順利的抵達了埃及亞歷山大港錨地。
現在的埃及亞歷山大港,不僅是埃及最大的港口,同時也是北非地區最繁忙的港口,而在整個非洲大陸,亞歷山大港也是僅次于南非開普敦港的第二吞吐量的港口,只不過開普敦接收的都是英美盟軍的軍需補給物資,而亞歷山大港接收的則是德意軸心國同盟軍的軍需物資,物資種類非常相似,但是規模大小有差別,相比美國的工業實力,德國和意大利的工業實力還是差距不小,雖然有整個歐洲的工廠在為德國和意大利的戰爭機器拼命工作,但是問題在于,那些歐洲工廠都極度的缺乏原料和燃料,自從亞盟對德意宣戰之后,就切斷了對歐洲的原料和石油供應,現在,德國和意大利控制的那些歐洲工廠只能依靠來自羅馬尼亞和黑海油田的石油維持運轉,而那些油田現在仍在遭到亞盟空軍的戰略轟炸,石油產量被壓縮了極低水平,至于歐洲工廠急需的其它工業原料,也基本上不可能再指望亞洲供應了。
不僅歐洲的工廠饑渴難耐的等待著石油的供應,而且在非洲戰場與盟軍作戰的軸心國軍隊也在急切的盼望著更多的油料抵達戰場后勤倉庫,而相比之下,歐洲工廠的石油需求物資清單往往是排在軍需清單之后的,即使是這樣,非洲戰場的德意軍隊仍然面臨著燃料極度匱乏的窘境,這主要是因為亞盟空軍的襲擊,由于多數海軍艦艇已經前往大西洋戰場,地中海缺乏足夠的護航艦艇,為了降低損失,軸心國的運輸船不得不采取單船航行方式,以躲避空襲,今天,“墨西拿”號就是單船駛抵亞歷山大港的,而船上裝載的主要貨物其實只有兩樣東西,一是剛剛制造出來的“虎王”式改進型坦克,二是為坦克提供動力的柴油,現在,非洲戰場的德意軍隊最需要的也就是這兩樣東西。
雖然是一艘貨輪,但是船上同時也裝載了一些人員,其中多數是德國、意大利的軍人,他們中有的人是剛剛結束了休假返回戰場的軍官,有的人則是奉命從歐洲調往非洲戰場的軍官,人數不多,不過五十多人,但是軍銜普遍較高,軍銜最低的也是少校軍官。
此刻,輪船已經進港,船上的軍官們紛紛站到甲板上,向港口上眺望,有些軍官是第一次到非洲戰場,因此正在接受朋友的幫助,熟悉一下亞歷山大港里的那些建筑,看上去,德國軍官與意大利軍官是其樂融融,同志般的友誼是不需要特別說明的。
站在客艙的舷窗邊,看了眼甲板上的幾名德國軍官和意大利軍官,q先生嘴角帶著絲古怪的笑,然后將頭從舷窗里頭縮了回去,坐回了舷窗下的沙發上,并順手打開了茶幾上擱著的那臺礦石收音機的開關,此刻,收音機里正在播送來自亞歷山大港電臺的德語新聞,與歐洲一樣,軸心國現在也將埃及視為本土,這里的所有電臺也全部接受德國、意大利的監督,連播音員都混雜著德國人和意大利人。
“……帝國國防軍和黨衛軍在南俄地區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反攻,并取得了非常輝煌的勝利,在帝國軍人的勇氣與信仰面前,亞洲軍隊的防線全面崩潰,目前正向伏爾加河一帶退卻,而希特勒堡的危急局面已經得到徹底的緩和,帝國正在醞釀一場新的攻勢,亞洲軍隊將被*凈徹底的趕出歐洲神圣之地
……在非洲戰場,帝國國防軍與意大利盟軍再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勝利,英國軍隊和美國軍隊的攻勢再次遭到有力遏制蘇丹前線的戰斗仍在繼續,但是勝利的曙光已經再次出現在了帝國的版圖前沿,在元首的帶領下,帝國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勝利,直至將所有敵人消滅我們必須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
收音機里的那名德語播音員帶著絲興奮播送著這些新聞,如果不知道真實情況的話,或許真的會以為德軍和意軍又取得了一系列的戰術勝利和戰略勝利,但是q先生卻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他剛剛從瑞士離開,而在瑞士,可以很方便的收聽到真實的新聞,而根據真實的新聞報道,就在前不久,德國軍隊和意大利軍隊又在頓河草原遭到了一次沉重打擊,損兵折將數十萬,而且北線戰場的庫爾斯克坦克戰也在期間爆發,德國和意大利損失的坦克加起來超過兩千輛,這還沒算上在小亞細亞的德意軍隊損失,而那座“希特勒堡”實際上已經被亞盟聯軍四面包圍了,至于非洲戰場,英美盟軍目前已攻克了蘇丹首都喀土穆,并且正在一路高歌猛進,橫掃蘇丹北部和埃及南部的德意軍隊,為了阻擋盟軍的攻勢,德國不得不邀請一直被排斥在埃及之外的西班牙軍隊進駐,協助德軍防守埃及。
一連串的失敗已經動搖了一些德國軍人的勝利信心,中下級軍官或許不清楚真相,但是高級軍官卻很清楚,隨著亞洲加入戰爭,尤其是中國武裝部隊的席卷而來,德國的戰敗已經不是“某些失敗主義者”的囈語了,一些還算理智的高級將領勸說希特勒盡快與盟軍進行和談,必要時可以放棄一些已經占領的領土,但是這些誠懇的建議換來的卻是解職的命令。
正是在這種戰局急轉直下、人心惶惶的背景之下,q先生離開了瑞士,趕往意大利,并通過關系搭乘上這艘向埃及亞歷山大港運輸坦克和柴油的“墨西拿”號貨輪,來到了非洲大陸,此次前來,表面上,他是來拜訪老朋友的,他的這位老朋友不是普通人,而是軸心國集團在非洲戰場的最高司令官,著名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為了此次拜訪,q先生甚至精心挑選了禮物,其中最貴重的莫過于一只來自中國的翠玉扳指,這只扳指大有來歷,是當年清朝皇帝賜給大臣的,后來被不肖子孫變賣到了當鋪,這是q先生花了大價錢從法國古董行里買來的,隆美爾元帥雖然是名軍人,但是并不介意為他的妻子露西搜集禮物,上一次,q先生送過去的那件明代青花瓷,露西就非常喜歡,經常拿出來擦拭。
“墨西拿”號很快在港口下了錨,等待卸貨,而此時,那些隨船過來的德意軍官也紛紛開始收拾行李下船,q先生也收拾了一下,然后帶上一名身強力壯的水手,扛著他為元帥準備的那滿滿一箱禮物下了船,就在碼頭上雇了兩輛人力車,吩咐車夫拉著他們趕去旅館。
到了旅館,給了車夫和水手腳錢,沒等旅館經理為他準備好房間,q先生就迫不及待的向開羅德軍司令部拍發了一封電報,這是隆美爾元帥特意為他準備的聯系渠道,專用密碼,直接由司令部的一名副官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