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日`本海軍高層都已經是認定為現有的海軍力量已經無法有效保衛日`本本土了,那里還顧的上英國和美國的警告啊,依舊堅持的要暫停履行華盛頓海軍條約。
對于日本暫停履行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要求,身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簽字國之一的中國反應很平淡,前幾年的時候中國就不想參加華盛頓海軍條約,可以說是被其他幾個國家逼著參加的,當年雖然取得了一定的主力艦噸位和等同于日`本的航空母艦噸位,但是這依舊不是陳敬云或者是海軍想要的結果。
作為數十年來的敵人,中國海軍一直都是把日`本海軍當成了最大的敵人,這二十年來的建軍目標和戰術目標都是圍繞著如何擊敗日`本海軍而進行的,正當中國完成了革命,進入共和后經濟大騰飛,海軍雄心勃勃的第三期海軍發展計劃中提出建設四四六艦隊的時候,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就是讓海軍的四四六艦隊計劃化為了泡影。
可以說中國海軍上下對于這個條約是極為不滿的,但是因為國際壓力卻是不得不去簽署這一條約。
而現在得知日`本要主動的暫停終止這一條約,中國海軍立馬就是做出了反應,在5月24號也是宣布由于戰爭原因而暫時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緊接著,剛率領艦隊回國的程璧光中將就是正式提出了海軍第四期發展計劃。這是一份要求建造兩艘戰列艦以及一大批輔助艦的龐大計劃。
不得不說,1923年的中日戰爭影響到的已經不止是中日兩國,更是嚴重影響到了全球局勢,面對中日兩國因為戰爭相繼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英國人顯得的很無奈,他們前幾年為了弄這個華盛頓海軍條約可是花費了巨大的心血,甚至為此犧牲了英日同盟,然而這份條約僅僅簽署了不到一年,就因為中日之間的戰爭而面臨著成為廢紙一張的條約了。
而作為條約中的另外一個大國,美國方面也是有些進退不得,他們倒不是沒錢造艦,而是美國國會覺得戰爭距離美國實在太過遙遠,完全沒有必要花這么多錢去造艦,而且再一次大規模海軍競賽開始后,有可能會讓英日同盟再一次復活,到時候美國海軍就又要面臨同時來自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挑戰了。
不過不管英美愿不愿意,中日兩國都是已經暫時終止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日本方面是續建加賀級二號艦和天城級的后續艦,甚至原本因為條約而沒有開工的紀伊級戰列艦也是準備開工了。
面對日`本如此大規模的造艦計劃,哪怕是陳敬云知道戰列艦在未來十幾年后不堪用,但是他依舊要做出因對,而且這已經和旅順戰爭本身沒有太大的關系了,哪怕旅順戰爭在短時間內結束,但是只要日`本海軍的造艦計劃不停,那么中國海軍就不得不跟上,這一點不單單是軍事上的需求,更是政治上的需求,戰爭期間如果不對日`本的造艦計劃作出對應,國民們是會有著大意見的。
于是乎陳敬云就是批準了海軍的第四期發展計劃,而其中重中之重的兩艘戰列艦根據未建成的堯帝級戰列艦進行略微修改后就是確定了設計,并且沿用堯帝號、舜帝號的艦名。海軍根據東海大海戰中,認為海戰中高速戰列艦結合了戰列巡洋艦的高速度和傳統`戰列艦防護和火力,完全能夠有效的取代傳統`戰列艦以及戰列巡洋艦。所以這一次的堯帝號戰列艦依舊保持了高速化,甚至是把設計速度提高到了二十九節。
對于是否繼續建造戰列艦,陳敬云一直都是很矛盾的,在這個世界上他比誰都清楚航母在未來的重要作用,而這也是他前幾年就開始大力支持發展航母的原因,甚至現在都已經服役了兩艘航母,還有兩艘航母在建中,掄空母艦的水平,中國已經是遠遠把其他國家甩在了身后。
但是現實卻無情的粉碎了陳敬云短時間內通過航母掌控制海權的期望,因為航母空有船不行,還得有飛機,而飛機中現有的魚雷轟炸機乃至戰斗機都還算湊合,但是依舊缺乏了海軍航空兵至關重要的機種:俯沖轟炸機。現代金屬俯沖轟炸機的出現才是讓航母成為制海權的決定性因素,其他的不過只次要的而已。而偏偏這個最重要的俯沖轟炸機卻是遲遲無法研制出來,這都1923年了,陳敬云期待中的俯沖轟炸機依舊只存在圖紙當中。
而這也是海軍為什么會暫緩兩艘航空母艦施工力度的原因,因為現在造出來了航母也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還不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其他作戰艦艇當中,當然航母造還是要造,但是按照戰爭前海軍的計劃,兩艘航母要建成那是1925年以后的事情了,兩艘艦完全服役至少也是1927年前后的事情,而那時候俯沖轟炸機就算研發的困難再大,這前后花了十幾年時間總算能夠弄出來了吧!
這個時間表完全就是對著俯沖轟炸機的研制進度走的。
當航母無法支撐起制海權的時候,陳敬云也是不得不把精力暫時放在了戰列艦上面,總不能說空等到30年代航母和俯沖轟炸機成熟了以后,而這期間如果沒有足夠的戰列艦保護,那么海防就會成為一個笑話,比如這場戰爭中如果沒有兩艘炎帝級戰列艦的牽制,日`本海軍幾乎就可以隨意的襲擊任何一個中國的沿海城市和港口,而要想拿下旅順就是跟不可能了。
反正十幾年后戰列艦也可以繼續用,甚至一直用到二戰結束,所以陳敬云對繼續造戰列艦也就沒有了太大抵觸。
當然更關鍵的是現在的中國經濟情況早已經不是1914年前的那會了,哪怕是受到經濟危機影響,中國1923年的財政收入依舊高達十八億,這個數字已經和日`本持平了。加上為了刺激造船業以及其他重工業體系的發展,簡單說就是為了保住這些重工業工人們的飯碗,原本就是計劃通過增加軍備的,而現在不過是把海軍的造艦重心放在了戰列艦上,也不會給財政增加額外的壓力。
基于種種考慮,陳敬云這才批準了第四期發展計劃中的;建造兩艘戰列艦的計劃。而這一次批準的計劃由于不是和上次一樣的煙霧彈,而是準備真刀真槍的上陣,所以除了必要的經費外,還會遇到最重要的技術問題,裝甲和船體設計這些都不是問題,動力方面也湊合,關鍵的是上面的艦炮,這些年中國的軍工水平發展迅速,八寸艦炮的制造技術已經是相當嫻熟,而且得到了美國人提供的十四寸艦炮技術后,也是能夠初步仿制出十四寸的艦炮。但是預計在戰列艦上采用的可是十六寸的艦炮,而現在十六寸的艦炮技術只有美國和日`本兩家有,其他國家甚至連英國人都沒有,英國人的十六寸艦炮去年才開始設計而已,現在連設計工作都還沒有完成呢。
要想憑借中國自己的力量制造出十六寸艦炮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艦炮是準備從美國進口,前些年美國為了海軍軍備競賽,可是建造了大量的mark2十六寸艦炮,也就是炎帝級和南達科他以及列克辛頓級上的主炮,由于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使得大量的mark2艦炮無法上艦,這些艦炮一部分封存,另外一部分則是準備劃給陸軍當岸防炮使用。
至于現在這個局勢下美國人肯不肯答應提供mark2艦炮,那就是要談過了以后才能知道了,不過之前總先得把計劃確定下來不是。
一場東海大海戰,不但改變了中日兩國海軍的發展和實力對比,同樣也影響到了世界局勢,就當全世界都因為這場大海戰而準備重新上演一場大規模海軍軍備競賽的時候,東北的中日兩國陸軍也沒有閑著,盡管戰爭爆發將近一個月以來雙方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役,但這只是大戰的前奏而已。
六月二號,經過了長達一個月的大口徑重炮轟炸和空中轟炸以及小規模試探進攻后,第三軍軍長梁訓勤終于是下達了對旅順發動總攻的命令。
當天,經過了長期準備的第三軍主力,也就是陸軍第三步兵師發動了第一波的進攻,并且采用了挖地道和工程爆破的方式逐步向前推進。
次日,為了配合旅順方面的作戰,牽制日`本想旅順方面派遣援兵,中國東北戰區司令沈綱給第十軍、第八軍以及裝甲集群下達大規模進攻的命令,朝著鴨綠江一線全面推進。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