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冊立儀也就是明日的事了,緊跟著也安排了一連串的妃嬪冊立儀,再往下,就應該是冊立東宮的妃嬪們了,嗣皇帝也正和皇后商討著東宮的名分問題。
“心里總是有點過意不去。”皇帝圓乎乎的福氣臉顯得有些凝重。“這孩子也是咱們從小看大的,當時名分實際上都已經定了,爹也是點過頭的。就因為老人家”
大行皇帝晚年喜怒無常隨心所欲的事,在夫妻間也沒什么好瞞著的了,事實上,帝后之間也有個共識:大行皇帝去得還算是時候,再晚上幾年,指不定這隨心所欲,就要變成倒行逆施了孫玉女并不是唯一的受害人,只是她畢竟在宮里養育長大的,帝后對她的委屈,比較能夠感同身受罷了。
“唉,”皇后也不免嘆了口氣,“雖說過意不去,但還能怎么辦?名分都定了,胡氏雖然不是咱們養大的,但也是恭敬孝順,挑不出一點毛病我看,不如這樣吧,雖說從前沒有先例,但她都是太孫嬪了,升格一級做個太子嬪,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的確,嬪這個位分,在太孫宮、太子宮從前都是沒有先例的,所謂的太孫婕妤、太孫昭儀,其實都是為了太孫嬪顯得別那么顯眼,別那么特殊才給設立的。從前連這個名分都沒有,直接就是太孫宮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徐循和何仙仙還算是沾了孫玉女的光。雖然從前太子宮里也就只有太子才人這個算是正經上譜的位分,別的美人什么的只是隨便叫叫,但既然有了太孫嬪,不妨再設立一個太子嬪也沒什么太大的問題。皇帝沉吟了片刻,方才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卻到底還是委屈了這孩子,還是把典禮辦得隆重些吧。冠服別比太子妃的寒酸太多了,她心里也能好受點。”
這有點妻妾不分的意思了,皇后的眉頭不免微微一皺但,她旋即又想到了前幾個月,孫玉女那瘦尖了的下巴。
可憐那孩子,實在也是命苦,原本珠圓玉潤,多可愛的姑娘,才幾年就瘦成這樣了
思及南司藥悄悄回報給她的那番話,皇后剛要出口的反對,也就被吞進了肚子里。她嘆了口氣,“那便是這樣辦了也還好胡氏心胸寬廣,不然若是因此生怨,家里可就有得鬧了。”
皇帝對胡氏這個兒媳婦,也還是很滿意的,他點了點頭,“胡氏那里自然也不能怠慢了去,畢竟是嫡妻元妃嘛至于別的宮人,你和大郎商量著辦就是了。眼下要忙的事還有好些呢,大郎是不用咱們發愁了,可從二郎開始,這封地怎么封都還是問題”
皇后的注意力也立刻被轉移了,她忙說,“不是都說好了,老.二可封到邊地去,他的那個性子,正適合抵御外辱”
雖說徐循一直纏綿病榻,沒有真正地康復過來,但皇城的腳步,卻不會因她一人停頓。太子冊立儀之后,緊跟著的就是太子妃冊立儀,再接著冊立過了一連串的妃嬪和藩王們,太子宮的妃嬪們也迎來了自己的晉封風潮,其中孫氏順理成章地被封為太子嬪,冊封典禮格外隆重盛大,冠服直接采用的就是太子妃形制,只是鳳鳥數量稍差而已。至于何氏,因有女,亦被晉封為太子才人。
而還是恍恍惚惚,魂兒不知被嚇到了哪里去的徐氏婕妤呢,雖然無子無女,但因謹慎孝敬服侍有功這一連串的夸獎,其實凝固起來也就是一句話:雖無子女,又無出身,卻因有寵,亦被晉封為太子才人。
不過,就像是她被封為太孫婕妤時也半點都不大高興一樣,如今的徐太子才人,也絲毫都沒有因為這一進步而有什么喜悅之情
作者有話要說:小循升職啦!
不過因為大家都升職了好像她還是很后學末進的樣子哈哈哈
明天起要改卷號了
今天困得不得了,明天要回家參加好友婚禮,我還想能否寫出五章存稿呢
如今看真是癡心妄想唉,難道又要帶電腦回老家?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