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范家的一個庶女出嫁,庶女的姨娘想用自己手里的私房錢為女兒置下些田產鋪面,她手下的一個仆從就看中了高家手里良田和旺鋪。
仆從欺高家是外來的,在閔陽沒有根基,想借范家之勢低價買下高家的產業,高家不肯答應,仆從回去之后因辦事不利被姨娘責罵便在心里記恨起了高家。
范家的庶女之后嫁給了閔陽當地一個知府的侄兒,那奴仆成了她的陪房。
奴仆有一次無意間聽那個知府的侄兒提起,十幾年前閔陽隔壁的祟陽盜匪橫行,后這幫盜匪被官府剿滅了,匪首卻帶著財物逃走了,說不定就逃到他們閔陽來了。
那奴仆一直記恨高家,聽聞此事之后就心生一條毒計,他到處造謠說高家就是十幾年前從祟陽逃來的匪首。
高家被流所害,一家子苦不堪。這時奴仆再次得意洋洋地找上門,欲用市價十分之一不到的低價買下高家的所有田產和鋪子。
高鐘氏的公公氣急之下與那惡仆打了起來被惡仆推到在地,摔得頭破血流,抬回去之后沒多久突然暴斃了。
那惡仆卻狡辯高老漢是早年壞事做多了得了報應暴病而死的,非但不內疚心虛,反而仗著高家沒有了主事之人天天上門來逼迫高家一家子搬離閔陽。高鐘氏的婆婆在遭受連番打擊之后,活生生被氣死了。
高家老夫妻早年的時候曾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逃難的時候走失了,小兒子也就是高鐘氏的夫君是個身體不好的,去衙門告狀的時候被打了一百板子,不久之后也去世了。
好好的一家人最后只剩下了高鐘氏和兩個幼兒。
那惡仆卻覺得事情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高鐘氏也處理了,這樣他就能一分錢不花占了高家的家產。于是惡仆收買了兩個地痞流氓裝作是高鐘氏公公的侄兒找上門來分家產,他們還打算叫來牙人把高鐘氏買給行腳商人做妾,剩下兩個孩子等事成之后再送出去。
高家的一個婢女聽到了惡仆和兩個地痞流氓的打算,馬上告知了高鐘氏,高鐘氏連夜帶著兩個孩子逃走了,母子三人走投無路之時被一個商隊所救,那商隊管事的娘子見他們可憐便帶他們來了京城。
那惡仆當初在閔陽所行的惡行并不如何周密,很快就能查出來。
但是范家的反應很快。
范允在查明此事之后一句辯解也沒有,立即去信閔陽族長讓族里將那惹禍的范氏庶女除名,再讓范家將那惡仆和涉及到此案的人都押送來京。
范家如此配合,為范家挽回了一些聲譽。那范氏庶女畢竟是外嫁之女,范家雖有教女無方之嫌,卻也不能讓范氏整個家族因高家的事情獲罪。
范家的名譽雖然因這件事受了些損害,但是等時日一久,世人也就忘了,范家又還是那個根深葉茂的世家大族。事實上若非那高鐘氏鬧到了萬山書院,這件事就算事發也不會傳出閔陽地界。
誰都以為那惡仆得誅,范氏女被逐出家門,高家的事情就算落幕了,可是沒過幾日范允卻遭人刺殺。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