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期是個想到就要干的個性,一都經不起拖延,如果讓她今天想到了明天再干,那她今天就什么都干不成了。(手打)
自從她發現要好好孝順宋大海和王氏之后,更是把這份遲來的孝順擴大到了整個宋家,包括一直對她挺好的,照顧她的張大娘一家。
她記得宋大海一直腰疼,問過大夫后這腰要保暖。她就拆了她的舊棉襖,找彈棉花的重新彈了一遍后,給宋大海縫了個圍腰。這活簡單的很,頭尾結上束繩,兩層布夾薄薄一層棉花,一口氣縫了兩個給他替換,然后送到宋家去了。
王氏拿著這東西翻來翻去的看,難掩酸氣的:“你可對你爹真好啊,這都能想得到。”
宋佳期一看王氏這么,趕緊走到她后面給她捏肩,王氏舒服的:“這邊,這邊再重。”
她哄她:“媽,我知道你的肩也老疼,也給你縫了個東西呢。”
王氏笑道:“你可別是也給我像你爹這樣縫了個棉花墊,那東西圍到脖子里可笑死人了。”
宋佳期把東西拿出來,是一副云肩。
云肩這東西以前她也就把它當成一種富家姑娘太太的裝飾品,下面墜上各種流蘇,上面精以刺繡,一般的勞動人民不戴這費事東西。
但現在她發現這個可以披在王氏肩上,當個保暖的東西啊。
王氏這個不像宋大海那個是穿在衣服里的,不要好看,只要好用就行。這副云肩她特地用了吳將軍賞下來的布,上面又繡上百花,花了這么長時間也只做出來這一件。她有心對王氏好,當然做得百倍精心。
王氏接過來,贊嘆的連話都不出來了。“這東西真好,可我平常在家不用這么費事啊。”她嫌這東西不是在家用的,也就出門見客人吃喜酒什么的才佩戴的這么齊全。
宋佳期一聽就:“千萬別!你就大大方方的戴!我這段時間只做了這一個,等我再做幾個你換著戴。”她做出來以后就怕太漂亮了王氏舍不得用。
王氏還是覺得不好:“我在家里戴,讓你嬸看見了該笑話我了。”
主要是王氏平常的衣服沒這么好的,戴上這副云肩有不倫不類。宋佳期只能嘆氣,決心回去再做兩副簡單樸素的,這個就讓王氏壓在箱底看吧。
她前腳走,王氏美得想找人分享孩子的孝心,拿著這副云肩跑去找張大娘了,攤開給她看:“這是佳佳給我做的,我瞧她這手藝比以前好得多了啊。”
張大娘先是一眼看見布了,嘴里道:“她都嫁人五六年了,孩子都生了三個了,手藝還不好吧,練也練出來了……哎,這布可不便宜啊,你給佳佳錢了?”
“誰讓你看布了?”王氏覺得張大娘不識貨,轉頭繼續夸宋佳期的手藝,邊這繡得越來越靈了,這針腳多密啊,這滾邊多勻稱啊。
張大娘一邊帶孫子一邊聽王氏夸,轉了好幾道轉才聽明白:“哦,這是佳佳心疼你的肩疼特意做的?”
王氏美滋滋的笑著謙虛:“唉,這孩子就是想得多啊。”
張大娘想笑,見王氏這個老姐妹這么高興,樂得順著她的話夸佳期:“想得多好啊,都生女兒是賠錢貨,兒子哪里想得到這些?我就沒這個福氣嘍!”
王氏跟張大娘嘆了一下午養兒不易,嘆到后面又:“咱們的福氣都在孩子身上,他們孝順不孝順都是處,能自己過得好,我們還求什么呢?”
張大娘拍著懷里的孫子,一邊頭一邊:“話是這么,要是孩子能記得孝順,那不是更好嗎?”
宋佳期把泡腳的藥方抄了好幾遍,帶著幾包藥讓王氏分送給張大娘和幾個嬸嬸。她自己則讓招弟去打聽那個聽能治王氏和宋大海的腰腿的老大夫。
老大夫年紀大了,平常不給人看病。宋佳期想了想,親手做了幾雙鞋拿著去見那個老大夫了。鞋是比著宋家老爺子的尺寸做的。
老大夫的兒媳婦領她進去,她把鞋放到老大夫的手邊,她是為了爹娘來找大夫的。
王氏和宋大海都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了。“……我是盼著他們能活到百歲再多陪陪我,這病易早不易遲,越早治,他們就能少受幾年罪。望老大夫能全了我這份孝心。”
宋佳期著就給老大夫跪下了。
老大夫姓孫,跟孫婆婆倒是本家。人長得精瘦,頭發、胡子看著都掉光了,可鬢邊的頭發卻是黑的。他扶宋佳期起來,腰微弓,背著一只手,:“看著倒是個孝順的。我這里孝順兒子常有,孝順女兒倒少見。”
他讓宋佳期坐下,問是親爹娘?她答是。老大夫摸摸沒幾根的胡子,上下打量她,看得她稀里糊涂的。
老大夫又問宋大海和王氏現在都到哪一步了,請他去看什么病,他本來以為都求到他這里了,怎么著也是病入膏肓,就等著他去活死人肉白骨。
宋佳期很誠實的:“他們現在都還好。”
老大夫眼一瞪,以為她糊弄他來了。
宋佳期不明白,就按自己的心意。先是宋大海打了半輩子的仗,這肯定是重體力勞動,現在只是腰和腿有不舒服,再往后這越來越重不,其他的毛病也會慢慢顯出來。
然后是王氏。王氏前半輩子生孩子都是在逃命的路上生的,肯定那時已經傷了身了。宋佳期舉起一只手:“在我前頭,我娘生了三個都沒養住。”
等他們在京城里安頓好了,王氏也是沒有一天閑下來。先是生了她和弟弟天保,到現在侍候公婆照顧孩子,每天都沒有一刻輕松。
老大夫聽她了這么多,皺眉道:“聽你這意思,是找我給你爹娘補身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