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熱搜第一,林洋被打臉?
內容:這是不是林洋老師第一次上熱搜……你們是魔鬼吧,把這話題沖到第一去了……
1l:哈哈哈哈哈哈我也萬萬沒想到今天屠版的會是林洋!標題掛齊涉江大名的都沒幾個,全是夏一葦和林洋!到底誰才是非遺傳承人哦?
2l: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l:沒辦法啊,jesse窩在劇組培訓,面都不露。林洋和夏一葦又那么高調……啊,不對,說實在話,林洋老師是被記者強行采訪的w看視頻人家也很為難呢,措辭了半天。
4l:慘!林洋老師人生巔峰竟是如此誕生……
5l:不是,別說林洋了,我的臉也疼啊!以前幾次我都支持齊涉江的,這次真心覺得有點怪怪的,結果……嘖嘖。
6l:我笑死,主要是,林洋是每一次,每一次啊!相聲門反齊先鋒了,全方位試圖踩齊涉江,然后全方位被反殺。
7l:夏一葦比較牛逼吧,護子狂魔啊,第一時間沖出來開嘲諷。
8l:夏一葦你醒醒!你以前被撕都嚶嚶嚶的!
9l:emmm林老師現在還有最后一塊遮羞布啊,齊涉江是海青腿兒!我都不忍心幫齊涉江說話了!
齊涉江目前在相聲門沒有傳承,唱京戲、汴戲和大鼓,也都是學唱,從這方面看,他仿佛是不夠資歷去和那些名家同臺獻藝。
但是,他是個兩門抱啊,學了又不止一項技藝,這次是代表另一項。
子弟書,他正經有傳承的,還是唯一傳承人。要是沒有別的奇跡,基本上全華夏就他一人能唱子弟書了,還評了國家級的非遺傳承,直接入曲協了。
曲協入會是有硬性評定標準的,林洋當年還是攢了好幾次比賽獲獎記錄,才夠資格進去的。可惜吧,內部消息不夠靈通的樣子。
有記者看到這個名單后去求證,官方也認真回答了子弟書的來源,近年對曲藝類非遺也有扶持,子弟書更是戲劇性地重現天日。曲藝臺邀請齊涉江,肯定是基于多方面的考慮,反正齊涉江的資格,是肯定毫無異議的。
——齊涉江不單是非遺項目傳承人,還是這個子弟書的唯一傳人,其他曲種上的代表人物,他這邊就他一人了,他不代表誰代表??
一夜之間,風向就變了。
媒體翻臉無情,昨天還在支持林洋,今天就擬起了標題:
當初齊涉江唱這一段被人說走調,現在才知道這是非遺文化!
這是比較用心的,翻出來之前齊涉江和夏一葦合唱《何必西廂》,然后分析難怪齊涉江后來大鼓唱得那么有味道,這段中間卻被人說怪怪的。
觀眾們也是如夢初醒,……原來是這樣!他當初唱的根本就不是大鼓,而是子弟書!官方科普說了,大鼓吸取了很多子弟書的內容!
雞皮疙瘩起來了,所以他唱的不是走調了的大鼓,而是他唱的才是“原版”??
是這樣沒錯了!你們看,當初就有專業弦師,在齊涉江還沒唱大鼓時就說,他的唱段聽不出流派,但技巧成熟,不可能是走調。那時候都不知道有子弟書這玩意兒啊!
真正的大佬都沒批評過這段好么,只有半桶水逼逼而已。
齊涉江太沉得住氣了,要是我肯定當場罵人了,誰說老子跑調了?
因為來歷比較曲折吧,申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知道最后什么結果。啊,我現在好想看幕后的故事啊,jesse到底怎么傳承來的,感覺特別傳奇的樣子!
大眾激情議論起來,沒想到齊涉江還有個如此具有戲劇性的傳承!
官方公開的資料里只三兩語描述了子弟書是輾轉流傳并從海外回到國內,得以復原的。
曲藝臺的工作人員也適時出來透露,詳細的故事,他們臺會做一個專題節目,也是為了宣傳非遺傳承,歡迎大家收看哦。
再一琢磨,還有件很有趣的事,齊涉江已經以子弟書傳人的身份加入了曲協,可相聲門那邊,還有一批人死不承認齊涉江,導致意見無法統一,沒有任何官方、民間組織吸納他。
這樣的情況,確實蠻“有趣”的。
因為齊涉江的人氣,此前的爭議,甚至是事后夏一葦、林洋的嘴仗,都捎帶著讓人們關注到了子弟書。
很多人去搜,子弟書是什么?子弟書和大鼓的關系?在哪聽子弟書?
目前唯一有的子弟書音頻,就是媒體推測出來的,《何必西廂》中那寥寥幾句。于是時隔數月,夏一葦的現場版《何必西廂》點擊開始蹭蹭往上漲了。
我終于可以說了,這個版本是真的好聽!當初我都不敢說,說了就要被嘲花瓶跑調了!現在……你才跑調,你全家跑調!
現在去品一下視頻下指點江山的舊評論真的很有趣,真實水平展露無遺。
可是漲到一半吧,就不漲了。
不是因為突然當場過氣,而是有一股邪惡勢力放出來自己剪輯版的《何必西廂》。
當初在《歸園田居》里,張約被迫唱了半段,齊涉江給他伴奏加和聲了。
這個剪輯版,就是把齊涉江的子弟書唱段,和張約的唱以及齊涉江給他的和聲,剪在一塊兒,簡直渾然天成。
如此有靈性的版本,瞬間就獲得了所有人的喜愛。
張約唱的技巧與情感并重,即使是現場即興,也極為動人,齊涉江彈的弦子和子弟書就更不用說了,和聲更是給他倆圈出謎之cp粉。
一首老歌,煥發了新的魅力,竟是忽然間,重新流行了起來……
聽眾高聲呼吁:請問哪個情感類節目組可以請他倆去參加節目,那種調解類的,我想看到他們變好朋友……然后把這首歌完整錄一遍!
……
“有沒有搞錯,我唱的難道不好嗎??”夏一葦正在看某個音樂排行榜,她和齊涉江合唱的版本排名越來越低,以后到后頭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粉絲剪輯版張、齊合唱,一路上揚,勢不可擋。
作為原唱,以及另一演唱者他媽,夏一葦非常不滿。
齊涉江湊過去看她的屏幕,認真問道:“這是什么?”
“你最近都在訓練,不知道吧,有人把你跟張約唱的《何必西廂》剪到一起,很多人慕名去聽。”李敬說道,“現在就這一段子弟書唱段吧,好評還挺多的。”
齊涉江不知道這一出啊,他意外地道:“他們到底是為了張約,還是為了子弟書去聽的?”
李敬解釋道:“主要還是子弟書,然后才喜歡整首歌。大家對這個傳說失傳又重現的曲種還是比較好奇,可能也因為是你繼承的……”
還有什么互懟打臉大戲之類的,他就沒提了。
齊涉江極為驚喜,打開評論區一看,沒錯,里頭有很多帶著子弟書字樣的評論,從來聽聽子弟書是什么,到認為居然還挺好聽的,期待更多更長的唱段。
太好了……齊涉江看了半天,直到夏一葦把手機抽回來,“你爸要回來了,他知道你訓練,我說讓你請假,他說別妨礙你,到時我們一起去看你就是了。”
齊爸爸忙活一個重要的項目,小半年沒回家了,齊涉江還是剛穿來那會兒,自己都是迷迷瞪瞪之間在醫院和他見過一面。
他應了一聲,按理說為人子應該去接一下,但最近的確很忙,既要訓練,又要準備在曲藝臺晚會上的子弟書亮相。
如此思考完,齊涉江才猛然想到,他竟然十分自然地以“為人子”的角度思考了。
.
齊涉江坐在地板上按摩雙腿,一直知道他的那個洛霞的弟子就坐在對面,休息期間,兩人閑聊一下。
“齊老師,你知道現在劇組里都說,你一個相聲、子弟書兩門抱的,居然來演汴戲演員,真有意思。”洛霞的弟子笑說。
這幾天的熱議話題,對劇組來說可是有益無害,這樣的正面新聞,提到齊涉江多少也會說他正在《鴛鴦扣》劇組。
齊涉江輕笑,“原來也有點意思吧,都說我說相聲的,來演小印月。”
洛霞的弟子問道:“您不太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