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乾微微欠身道:“皇叔兵敗汝南,現在比水河畔,劉皇叔欲投靠州牧,不知州牧可能容納?”
孫乾說得很坦然,也很直接,在重大事情上一定要說得直白清晰,不能給對方態曖昧的余地。
不等劉表開口,蔡瑁臉色大變,急道:“主公不可,劉備先投陶謙,陶謙卻病故而亡,又隨呂布,呂布殞命白門樓,再跟曹操,卻引衣帶詔之禍,董承等大臣被誅殺,最后投袁紹,袁紹則兵敗官渡,足見他是克主之人,若我們納之,曹操必兵加荊襄,荊襄大禍不遠,望主公明察。”
這時,劉璟在一旁道:“伯父,能否聽侄兒一?”
劉表笑著點點頭,“我倒想聽聽璟兒的見解。”
劉璟本來打定主意,沉默為金,不過趁機露一露自己的見識,讓劉表心中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好印象,劉璟前世是個律師,他很清楚先入為主的重要性。
就像一張白紙,他先在紙上畫了一幅絕妙好圖,就算后面題字不佳,也不會影響劉表對自己的印象,這樣就完全圓滿了。
這其實也是一種職場策略,要想得到老板的賞識,關鍵就是給老板的第一印象如何?
同時,他也要報答孫乾剛才對自己的幫助。
劉璟站起身向劉表行一禮,又向蔡瑁點點頭,這才不慌不忙道:“曹操雖然兵汝南,但并不證明他會南下荊州,曹軍雖然兩敗袁紹,但袁紹依然擁有四州之地,實力仍在,這個時候曹操的目光所指應該還是袁紹,足之蟲,死而不僵,曹操要徹底滅袁紹,至少還要五六年時間,北方不平,怎可南下,這期間曹軍不會進攻荊襄,所以蔡公不用擔心曹軍會因劉皇叔而難荊州,而且曹操真若有心取荊襄,他為何不趁機一追殺而來?”
蔡瑁剛要反駁,劉璟卻又繼續道:“就算曹操將來要謀荊襄,劉皇叔也不過是個借口,難道真的把劉皇叔交出去,曹操就偃旗息鼓,從此和荊襄比鄰而居嗎?蔡公也未免小看曹操的野心了,虎有噬人意,豈會因人的示好而放之,而收納劉皇叔,既能榮添伯父的天下名望,又能增強抵御曹軍的實力,何樂而不為,懇求伯父思!”
蔡瑁氣得臉色鐵青,卻又無法反駁,他反對接納劉備,其實是擔心劉備的到來會損害荊襄世家的利益,他是懷有私心,但偏偏私心又不能明說,一時無以對。
孫乾也暗暗叫好,本來他是想說劉備一心匡扶漢室,是天下敬仰的英雄,用義來感動劉表,現在看起來,還不如劉璟的利益分析更加實在,難怪主公一定要讓自己和劉璟一同前來,主公果然有眼光啊!
這時,人的目光一齊向劉表望去,就看劉表最后的定奪。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