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侄子。”
“六叔來咯。”
隨著一道十分熟悉的聲音響起。
這一刻,學堂眾人微微驚訝。
蘇懷玉說的沒錯,還真的來人了。
而且還是顧錦年的六叔。
看樣子,顧家和孔家是真的有大淵源啊。
“你們看我做什么?”
走進學堂內,顧寧涯有些好奇,怎么全都看著我啊。
“六叔,什么事?”
顧錦年起身,望著自己的六叔。
“有些小事,去外面說。”
“好,諸位先行告退。”
顧錦年與眾人說了一句,隨后跟著顧寧涯走了出去。
待兩人走出學堂,大約一炷香后。
兩人來到一處庭院內,或許是因為孔府世子來了,整個大夏書院冷清了不少。
“六叔,啥事?”
面對自己六叔,顧錦年壓根就沒有遮遮掩掩,直接詢問什么事。
“是老爺子讓我來的。”
顧寧涯開口,剎那間顧錦年嚴肅起來了。
要是自己這個六叔來找自己,顧錦年倒也不會太放在心上,可聽到是老爺子派六叔過來,不得不嚴謹一些。
“怎么了?”
“跟孔府有關系?”
顧錦年詢問道,同時自己猜測一些。
“恩。”
“主要是三件事情。”
六叔點了點頭,但不僅僅是這一件事情。
“你說,六叔。”
顧錦年洗耳恭聽。
“孔府世子來了,這小子估計你也知道。”
“孔府是咱們顧家最大的敵人,這個事你以前不知道,族里人也沒告訴你,畢竟孔府在曲州,距離京城十萬八千里。”
“可現在不一樣,你已經入了大夏書院,也長大了,已經不是小孩子。”
“族里的事情,你得知道一些。”
顧寧涯開口,告知顧錦年這件事情。
“六叔,咱們顧家跟孔家有什么深仇大恨啊?”
之前聽蘇懷玉說過,顧家與孔家有些矛盾,但他不知道具體是什么矛盾。
“老爺子逼死上一代傳圣公,你覺得這算不算是深仇大恨?”
顧寧涯開口,顯得十分澹然。
可這話一說,顧錦年麻了。
逼死上一代傳圣公?那還真是深仇大恨啊,就如同逼死自己父親一樣,這不深仇大恨什么是深仇大恨?
“為什么?”
不過顧錦年沒有露出膽怯之色,只是好奇。
按理說吧,文武對立,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可孔府畢竟是讀書人的圣地,老爺子應該不會這么狠吧?
“具體的事情,就不是很清楚,這件事情的真相,只有老爺子,還有你舅舅,以及當代傳圣公知道。”
“其余人都不知道,民間有很多傳聞,但都是假的,不過這些年你六叔也調查過。”
“逼死傳圣公背后肯定有個驚天秘密,但至于是什么秘密我還真不知道。”
顧寧涯給予回答。
顧老爺子逼死傳圣公,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說句實話吧,即便是再大仇恨,也不會鬧得這么僵。
別看文武對立,大部分都是跟利益有沖突,孔府跟顧家的利益沖突不大。
所以很難用政治角度去思考這件事情,但上一代傳圣公的死因,的的確確與顧家有關系。
“錦年,你也不需要太擔心。”
“雖說兩家有仇,不過孔府世子不敢明目張膽的找你麻煩。”
“你前些日子,為民伸冤,驚動大夏,在民間威望不俗,孔府也不蠢,直接找你麻煩,不利于他們。”
“只不過,你要讓你身邊的人注意點,盡可能不要去接觸這個孔府世子,不然被他抓住毛病,無非就是敲山震虎。”
“影響不到你,但卻能惡心你,讀書人就是這個本事,讓他們真刀真槍他們不敢,但讓他們挑刺容易萬分。”
不過,顧寧涯也提醒了一句。
讓顧錦年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孔府是強,圣人世家,可再怎樣的世家,也別想騎在顧家頭上,尤其是老爺子還在。
當然,架不住別人挑你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噴你,你有什么話說?
就好比昨日,扶羅才子的行為,你要說他們有問題吧?他們沒啥大問題,就是有點作。
但如果講道理的話,還真不一定講的過他們,如果不是顧錦年手段夠直接,昨天絕對是吃一肚子氣回去。
“明白。”
“不過,六叔,你給我個底,這孔府世子能不能揍?”
顧錦年點了點頭,但也問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能不能揍。
知道人家是來找麻煩的,但因為很多因素,顧錦年可以選擇忍讓,也可以選擇視而不見。
就當狗叫。
可真逼急了,讓自己咽下這口氣,顧錦年怕自己咽不下啊。
核心點就在于,顧寧涯也說了,孔府世子不會找自己麻煩,但會找自己身邊朋友麻煩。
這才是真正令人作嘔的地方。
當然,這也是最聰明的辦法。
就好像有錢人一樣,你得罪了有錢人,有錢人絕對不會找你麻煩,打你罵你有用嗎?你心里肯定不服啊。
前世的時候,顧錦年就親眼見過一個同事,也是當編劇的,長得挺帥,又很年輕,寫作能力也不差,可惜的是,得罪了一個大人物。
這小子年輕氣盛,就硬懟。
結果得罪的人,一句話不說,也沒有找他麻煩,也沒有打他罵他,甚至都沒有封殺他。
但過了幾天,他爹失業,他媽開的飯館被查封,還有他妹妹的對象,也遭殃了,全家上上下下只要有關系的,基本上都被搞了。
后來呢?親自下跪去求人家,磕頭認錯都沒用。
大人物折磨小人物的辦法很多很多。
如果是大人物遇到大人物,那就是互相搞身邊的人,畢竟雙方還是要點臉皮的,當然歸根結底就是根底太深了,不可能靠幾件小事扳倒對方,可惡心你太簡單了。
尤其是,孔家人。
人家是讀書人心中的神明,只要幾句話,就可以徹底讓你孤立無援,沒人敢碰你,沒人跟你玩,處處受排擠,有你受的。
“說實話。”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出手。”
“整個大夏,孔家的地位太可怕了,說實話就連你六叔我,也不敢直接得罪這個世子。”
“就算是對方故意刁難我,我也只能低頭,真要鬧起來,老爺子一定會抽我一頓。”
“不過你不一樣,你身后有老爺子,而且你現在也算是儒道大才,還有仙門庇護。”
“反正如果他真的蹬鼻子上臉,你忍不了可以直接出手,但錦年,不是六叔怕事,不到關鍵時刻,千萬別叫我們出面。”
“我們不出面,你這終究是小輩斗爭,上不了什么臺面,哪怕揍他一頓,老爺子和你舅舅都能幫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只要喊我們出面了,那就不一樣了,直接上升到傳圣公那個層面,按輩分來講,傳圣公跟我們一個輩。”
“真要鬧到這個程度,那就很麻煩很麻煩。”
顧寧涯很認真的回答,他不是慫,而是牽扯到他們,就不是小事,單說顧錦年和孔府世子,問題不會很大。
“行,我明白了。”
顧錦年認真分析顧寧涯這番話,大致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直接點,能不招惹就別招惹,不是因為地位問題,而是對方掌握天下最鋒利的劍。
儒道之劍。
也就是讀書人的嘴。
招惹孔府世子,你就要準備面臨口誅筆伐,只要你能做好這個準備,那隨便你怎么鬧。
小輩之間鬧的再兇,只要顧錦年不殺人,不把人打殘,其實都沒啥事。
鬧得再大,顧老爺子死了?永盛大帝駕崩了?
小輩的事情,你想怎么樣?不服真男人大戰?
“其實這個孔府世子倒不是最可怕的,不過這事你別亂傳,我以前聽老爺子無意中說過,孔府臥虎藏龍。”
“至少有兩個極為恐怖的存在,一個我大概知道是誰,傳圣公幼子,據說出生時就有異象,如算起來現在才十四五歲。”
“一直待在孔府,民間有些傳聞,這幼子極為不同,還有人吹噓是圣人轉世,但這些都是傳聞。”
“他從來沒有顯世過,知道的人不多。”
“還有一個就不清楚了,你爹也不知道,老爺子也不說,不過圣人世家,有點能人也正常,畢竟有圣人氣運加持,孔家人天生自帶才氣,直接跳過第二境界,基本上都能在及冠左右立。”
“這是羨慕不來的東西。”
顧寧涯述說另外一件事情,只是這個事情倒沒什么,跟現在沒有太大關系。
“行,我會謹慎一些。”
“六叔,第二件事是什么?”
顧錦年好奇問道。
“第一件事情還沒說完。”
“錦年,這是六叔單獨教你的。”
“如果你要去找孔府世子,一定要帶上兩個人。”
顧寧涯繼續說道,關于孔府世子的事情,他還沒有說完。
“帶誰?”
顧錦年問道。
“李基一定要帶上,這家伙是皇太孫,孔府是天然支持太子的存在,最注重的就是禮道,長幼有分,你帶上李基,這家伙是個愣頭,真不爽了,讓他去噴,孔家寧可得罪你,也不會得罪太孫。”
“不過按照孔家人的做法,估計會派個人去當太孫的老師,回過頭他就有罪受了,但沒辦法,關鍵時刻只能犧牲他了。”
“還有一個就是那個瑤池。”
“叔跟你說,你好好記住,那個瑤池不是一般人,她是仙道極為罕見的陰靈根,據說有通心術,可以知道別人的想法。”
“不過可能會有一些限制,你千萬要注意她,在她面前不要想太多事,帶著她也有一個好處,知道孔府世子到底在想什么事。”
“而且她是仙門中人,儒道與仙道關系不錯,孔府也尊重仙道勢力,再者曾經有傳圣公娶過玲瓏仙宮的女弟子,也算是有一些淵源。”
“總而之,叔的意思就是,你要帶點人在身邊,真遇到事,責任不要一個人擔著,增加底牌,讓對方也不敢亂來。”
顧寧涯認真叮囑道。
看得出來,孔家是真的巨無霸,不然也不至于讓顧寧涯說這么多。
“行,六叔,你放心,侄兒我從來不做冒險的事情。”
顧錦年一臉篤定道。
聽著顧錦年如此開口,顧寧涯倒也點了點頭,別的不說,這點他還是相信顧錦年的。
“行,第二件事情。”
“比第一件事還要重要,清微仙宗已經派人來了,估計要不了幾天會來大夏。”
“這個人,你也要注意,也是老爺子讓我交代的。”
顧寧涯說起第二件事情來。
“清微仙宗?”
顧錦年有些好奇,不過很快就想起來了,自己小堂妹好想就在清微仙宗。
“怎么?”
顧錦年看向顧寧涯。
“聽老爺子的意思是,清微仙宗派來的人,很古怪,天生妖媚,千萬不要動情,也不要做不該做的事情。”
顧寧涯認真交代。
“不做不該做的事?啥事啊?”
顧錦年有些好奇。
這話一說,顧寧涯拍了拍顧錦年的肩膀,給了一個男人都懂的眼神。
剎那間,顧錦年郁悶了。
好家伙,就這啊?
這也比第一件事情重要?有沒有搞錯?
看著顧錦年不以為然的樣子,顧寧涯壓著聲音道。
“錦年,你可別覺得這是件小事,你是仙靈根,老爺子查了很多書。”
“得知仙靈根不僅僅代表著仙道資質,而且還有一種特殊能力,具體是什么不知道,可這東西可以被采取。”
“像太玄仙宗,龍虎道宗還好,他們會指點你修行,讓你完美發揮出仙靈根的作用。”
“可類似于玲瓏仙宮,還有清微仙宗,他們目的不一樣,想要采取你的仙靈根之精,要是被采走了,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們才會派絕色前來,玲瓏仙宮的瑤池我有所耳聞,涉世未足,而且性子比較冷清,這個還好,不足危險。”
“清微仙宗那個人不一樣,手段很強。”
“甚至你已經被魔門盯上了,不過你不需要太擔心,這里是大夏京都,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來。”
“而且你身懷仙靈根,又是儒道大才,有氣運加持,有我們顧家,還有仙門在后面庇護你,他們也不敢亂來。”
“只能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你千萬要把持住,真把持不住,你喊你六叔來,六叔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知道沒?”
顧寧涯無比認真。
“采取?”
顧錦年真沒想到,一個仙靈根居然有這么多講究,不過既然是老爺子開口,自己還是得多多注意。
同時心中也不由苦澀一笑。
長得帥真受罪。
“第三件事是啥?”
顧錦年繼續問道。
提到第三件事情,顧寧涯有些不太好意思了,甚至還有些扭扭捏捏道。
“其實第三件事吧,叔也不知道該不該說。”
顧寧涯有些不太好意思。
一瞬間,顧錦年往后退了半步。
“六叔,不該講的事就別講。”
雖然不知道自己六叔是什么意思,但總覺得沒啥好事。
“錦年,有你這么說話的嗎?我好歹是你六叔啊,別的不說,你小時候是誰沒事帶你出來玩的?”
顧寧涯有點難受了。
“叔,有事你直說,只要不是借銀子,我盡可能都會考慮。”
顧錦年一臉認真。
家人歸家人,但如果提到借錢這種原則性問題,顧錦年不同意。
自己手頭上雖然有點銀子,但壓根就不夠啊。
“瞧你說的,叔缺銀子還會找你開口?”
“沒很大的事,就是叔這里截取了一封情報,但我看不懂上面到底寫什么東西。”
“是特殊密語,你是讀書人,腦袋瓜子比我的靈活,而且你們儒道不是有一種神通嗎?可以識字,你幫叔仔細看看。”
“要是看出來點什么東西,叔記你這個恩情。”
顧寧涯開口,道出第三件事。
“哦,這種事啊,行。”
“你給我吧。”
聽到不是借錢,那就沒啥問題。
很快,顧寧涯拿出一封信,遞給顧錦年。
展開其中的信紙,很快一些彎彎扭扭的字體出現,怎么說呢,很像前世醫生寫的東西。
這已經不是看得懂看不懂的問題了,而是這玩意到底是不是字啊。
不過儒道的確有一種識字神通,這種神通因人而異,古今往來文字不知道產生了多少種。
幾千幾萬年來,早就文化斷層了不知道多少次,而儒者雖然看不懂字,可卻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仔細研究下,或許有點成果。
“這信從哪里來的?”
顧錦年隨口問道。
“建德余孽。”
顧寧涯武道傳音,涉及這件事情,必須要謹慎一些。
“建德余孽?”
顧錦年頓時瞪大了眼睛,手中的信封,莫名好像有點小燙手啊。
“你可真是我親叔啊,這東西你讓我來?朝廷不是有大儒嗎?讓他們來啊。”
不是別的意思,涉及建德余孽,顧錦年也不敢摻和啊。
別看自己舅舅現在這么喜歡自己,可要是自己沾惹到建德余孽的事情,肯定會格外關注。
這還好,不是什么大事,畢竟自己是在幫他干活。
最大的問題是,要是被發現了,建德余孽找自己麻煩咋辦?
“朝廷里面肯定有建德的奸細,具體是誰我不知道。”
“再說了,錦年,叔的為人你不知道?你把這件事情辦好了,回頭叔去宮里給你邀功,功勞你全拿,叔跑個腿就行。”
“而且,這事要是處理妥當,咱們顧家的地位,更加穩固了。”
顧寧涯出聲,神色無比篤定道。
“算了,也就看在你是我叔份上,不然我絕對不會管。”
“不過,我也不敢保證一定能看懂,你別太指望我。”
想了想也是,顧錦年也就沒有說什么,但丑話還是說在前面,別把希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
“行行行。”
“其他沒什么事了,錦年,這事辦好了,你頭功,叔就蹭一蹭。”
聽到顧錦年答應,顧寧涯頓時眉開眼笑的。
“恩。”
“對了,六叔,我問個事,怎么發現這封信的?”
“是在京都內發現的嗎?”
顧錦年問道。
“不是,下面人發現的,就前兩天。”
“要是在京都發現的,我還能在這里?只怕整個京都都要鬧翻天了。”
顧寧涯搖了搖頭道。
“行,六叔,還有別的事沒?”
顧錦年點了點頭,將信封藏好。
“沒別的事了,大侄子,好好努力,叔在外面已經夸下海口,穩拿第一,可別給咱們顧家丟臉,千萬別藏私,叔教你的東西,全部拿出來,好好的讓這幫家伙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第一才子。”
顧寧涯笑著開口,而后直接遠離,心情大好。
看著如此厚顏無恥的顧寧涯,顧錦年深深的嘆了口氣,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顧家也好,李家也罷,怎么都這么不要臉啊?
不過等顧寧涯走后。
顧錦年也離開了,讓王富貴幫自己跑一趟,把李基喊過來。
大夏詩會在即,各國才子聚集,李基身為皇太孫,自然要隨著太子和禮部的人去招待外客。
不過現在臉也露了,喊他回來沒啥大問題。
孔府世子是個隱患,鬼知道他會做什么事,得先把李基喊過來,六叔雖然說話難聽了點,但確實是實話,出了事大家一起扛。
如此。
顧錦年回到房內,細心研究著這封信。
嘗試性的去讀懂理解。
而與此同時。
大夏京都。
孔府京院。
孔家身為圣人世家,在各地都置辦府宅書院,京院更是永盛皇帝親賜之地。
占地四百多畝,府內大大小小有十幾座大殿,光是池水湖畔就有七處,哪怕是假山都取自于一些名川之上的。
可謂是富貴繁榮。
而今日,孔府更是張燈結彩,門庭若市。
可以說,整個京都所有官員無論大小,都前來送禮。
孔府世子親臨京都,排場可謂是不小。
只不過官職小的,在外面送份禮就可以回去了,官職大的,便可入內。
至于那些商賈富翁,一車車豪禮送來,也僅僅只是能得到個孔府書玉,當做贈禮,論價值的話,其實也就是幾百兩銀子的玉器,但象征性不一樣。
這些商賈也知道,配不上孔家人,送禮也是為了留下個印象,以后萬一真需要孔府幫忙,就可以借此找找人了。
可以說,孔府世子的到來,成為了京都今日最熱門的話題。
除后門之外,基本上門外都站滿了一堆人。
百姓也過來湊熱鬧,孔府也沒有高高在上,給百姓派發一些紅包點心,算作是喜慶。
而此時。
孔府大院內。
正堂當中。
坐滿了幾十人,有朝廷大員,也有當代大儒,站著的人基本上是他們的后代。
禮部尚書楊開也僅僅只能坐在左邊第二位,第一位是德高望重的大儒。
右邊第一位,是薛國公世子,倒不是世子身份高,而是左文右武,這是朝廷的規矩,也是禮道,薛國公世子代表著國公,落座第一位沒有太大問題。
但要說真正奪目之人。
還是正堂當中,坐在右邊的男子。
男子白衣似雪,相貌更是驚人,俊美不凡,玉帶之上,刻著書文,頭戴白玉冠,氣質超然,眉心之上更是有星石點綴。
渾身上下彌漫才氣,給人一種溫潤如玉,又蘊藏學識的感覺。
這人,便是孔府世子,孔宇。
是真正出生含著金鑰匙的存在,在儒道一脈,比太子還要尊貴,什么國公世子,侯爺世子,對比他來說,根本就是一文不值。
若不是永盛大帝稍稍打壓儒道,按照上一個朝代,也就是建德年間,孔家的地位,更是無與倫比。
大堂內。
隨著一位位客人走入其中,孔宇都面露微笑,沒有一絲倨傲。
而他旁邊,則坐著一位中年儒者,這也是孔家直系,是當今大儒,輩分比孔宇高,所以坐在左邊。
但在孔宇面前,卻顯得無比暗澹。
畢竟孔宇不僅僅是孔家世子那么簡單,如今年紀也才二十,便已經完成立德,為儒師也,可以傳道受業,再往前一步,則是大儒。
倘若能在三年內成為大儒,孔宇便是近兩千年來,最快成就大儒之人。
出身非凡,也是要靠本事穩固,而孔宇則有這個資本。
“老夫青云書院院長,攜青云學子,拜見圣孫,愿孔府再臨圣意,福澤天下蒼生。”
青云書院院長前來,對著孔宇作禮,行的不是大禮,畢竟這是他的晚輩,但因為圣人原因,必須要作禮。
大堂內。
孔宇微微笑著,點了點頭,也算作是見過。
而后者拜完之后,則轉身離去,換下一批來。
他這個身份還沒有資格入座進來。
大約來了三四批人后。
終于,一道聲音響起。
“大金王朝十二皇子,扶羅王朝三皇子,攜兩國才子,前來參拜圣孫。”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
大堂眾人不由將目光看去。
而孔宇更是緩緩站起身來,望著走來眾人。
為首是大金王朝十二皇子,二十五六歲,穿著金色蟒袍,氣度不凡,金色頭發,顯得有些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