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林王府。
隨著天魔老人的身影出現,祁林王臉色不由一變。
“敢問前輩有何指教?”
祁林王的聲音響起,他有些不解,也很好奇,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有人請我出面,來會一會你,找你了結一些是非。”
天魔老人緩緩出聲,凝視著祁林王。
“了結是非?”
“敢問前輩,本王何處沒做好?得罪了您。”
祁林王有些疑惑。
不明白是誰請天魔老人前來,仔細想想,自己好像沒有結什么仇啊。
“是顧錦年,大夏世子,他有恩于老夫。”
“老夫答應幫他出手一次,方才已經將阿塔寺高僧羅澤誅殺,順便來找你一趟。”
天魔老人聲音平靜。
他直接道出是顧錦年讓自己來的。
原因無他,主要是阿塔寺的事情,無法隱瞞,到時候天下人都會知道,羅澤高僧死在自己手中。
到時候天下人都會知道,他天魔老人是顧錦年的師父,如此一來的話,會引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天下群雄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原因,從而不敢去招惹顧錦年?
天魔老人心里清楚的很,顧錦年這小子雞賊,想要讓他老老實實動用三塊玉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顧錦年既是大夏世子,還是儒道后世之圣,孔圣欽點的。
正常來說,可沒幾個人敢針對顧錦年,即便是有人想要針對顧錦年,一般來說,顧錦年能靠自己解決。
天魔老人不希望讓天下人誤會,自己是他顧錦年的師父。
反而要讓天下人知道,他只幫顧錦年一次,這一次結束后,再也不會幫了。
這樣就方便一些人去找顧錦年麻煩,而顧錦年也會不得不再使用玉佩令牌召喚自己。
這就是他的想法。
“前輩,我乃大夏王爺,顧錦年與本王只是一些小恩怨,算不得什么。”
“過些日子,世子的冊封大典就要開始,本王會親自向他道歉,您覺得如何?”
祁林王開口。
他戴著猙獰面具,眸子中卻顯得平靜。
大夏已經在準備冊封大典了,他也要去京都一趟,想著能不能通過這種方式,化解恩怨。
“不!”
天魔老人搖了搖頭,直接拒絕對方的請求。
可話音落下,祁林王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原地,他朝著荒漠逃去,化作了一束光芒。
“何必掙扎?”
“你逃不出老夫的手掌心。”
天魔老人嘆了口氣,祁林王實力不俗,是武王強者,可在他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讓祁林王先跑一天都可以,反正逃不脫自己的手掌。
然而,祁林王不說話,而是一直朝著荒漠逃竄。
足足一個時辰后。
一處荒漠當中。
祁林王沒有繼續跑了。
但下一刻,天魔老人出現在他面前,神色平靜道。
“怎么不跑了?”
天魔老人問道。
“前輩,在這里出氣吧。”
“王府人多。”
祁林王淡淡出聲。
他很平靜,天魔老人不會殺他,畢竟他是大夏的異姓王,天魔老人也沒必要這樣做。
無非就是打自己一頓為顧錦年出口惡氣罷了。
故此,他來到這種荒無人煙的地方,也好降低影響。
聽到這話,天魔老人不由稍顯沉默。
他真沒想到,祁林王居然是這種想法。
還真是有點與眾不同啊。
能成為大夏王爺的人,果然都不是普通人。
此時此刻。
大夏京都。
顧錦年收回了仙王玉輦,他不想太過于高調,故此與孔軒在京都百里之外。
兩人一路前行,而這一路上,顧錦年都在琢磨一件事情。
那就是溺水之事。
當初自己溺水,最大的嫌疑是楊寒柔還有張赟,但隨著后面的調查發現,這兩人反而沒有任何動機。
所以這件事情有一種懸案的感覺。
隨著李冷秋的告知,顧錦年大致明白了前因后果。
西北邊境,發生了殺民充匪的事情,這種事情早晚是紙包不住火,而且涉及的人,絕對不少。
類似于徐建這樣的官員也不少,總有一天會鬧出事來。
故此,這幫人為了自保,所以將苗頭放在了‘戰爭’上。
這就完美詮釋,為什么有人想要打仗了,一但打仗,大夏王朝發動戰爭,那么不管他們做了什么事情。
都要先放在后面去,等戰爭結束后,再來一一處理。
可戰爭一但結束,大夏王朝要是輸了,這些武將就更不能動彈,再動他們的話,于大夏王朝不利。
倘若贏了,則擁有了免死金牌,畢竟他們是功臣,剛剛打仗贏了,渲染一下,就是天大的功臣,大夏王朝的中流砥柱。
如果責罰或者一并牽連的話,那就是殺功臣,畢竟殺民充匪,你沒有完全的證據,只是知道部分消息罷了。
絕對不能貿然出手。
結合以上種種,想要發動戰爭,找自己下手是最好的。
自己要是死了。
顧家必然雷霆大怒,一定會與文官撕破臉面,到時候無差別針對,管他是文臣還是武將,只要有嫌疑,老爺子都會出手。
如此一來,整個大夏朝廷一定會極其緊張,永盛大帝為了穩固朝廷,就必須要將老爺子送到邊境,對戰匈奴國。
倘若老爺子不答應,內部戰爭一觸即發,倘若老爺子答應,外部戰爭一觸即發。
這就是讓自己溺水的好處。
想通了這點以后,顧錦年就徹底明白了一切的前因后果。
射陽侯參與殺民充匪之事,而且不是簡單的參與,是頭目之一。
所以為了引起大夏戰爭,射陽侯讓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吳安,給自己下毒。
然而讓他們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活下來了,這是他們沒有想到的變數。
接下來的事情,顧錦年大差不差也能想到,那就是江寧郡的事情。
洪災爆發,引發內亂,再配合匈奴國前來和親,這一切的事情,其目的都是為了‘戰爭’。
只可惜啊。
這些計劃都被自己一一粉碎掉了。
明白前因后果,顧錦年也總算是明白,這個局有多大了。
果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不過,這件事情顧錦年打算告知陛下和老爺子,讓他們親自來處理吧。
涉及的官員只怕比想象中要多,而且這種爭斗,自己要是參與進來,反而不好。
以自己的脾氣,那就是一路橫推,見人就殺。
殺可以解決部分麻煩,但無法解決所有的麻煩,而且會讓陛下難做,也會讓老爺子不好去處理。
眼下,自己回京之后,參加完冊封大典,全心全意去發展經濟就好。
這才是根本。
當然,頭一批人還是要殺,不可能假裝不知道,不然的話,只怕會有更多的無辜百姓葬身在這幫畜生手中。
收回心神,抬頭望去,也快到抵達京都。
官道上。
孔軒一直保持沉默,與自己并行。
“孔兄,可曾去過稷下學宮?”
兩人行走在官道上,或許是因為無聊,顧錦年開口,詢問孔軒這件事情,找出一個話題。
“去過一次。”
孔軒點了點頭,如此說道。
“感覺如何?”
顧錦年出聲詢問,算起來過段時間就要去稷下學宮了,自然而然,他要提前準備一二。
“稷下學宮,乃是天下讀書圣地,學宮每一位都是當代大儒,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而且學宮當中,更是有諸多先賢手札,妙不可,是我儒道第一圣地,哪怕是孔府也比不過稷下學宮。”
“孔家當年甚至也想臨摹一個學宮,但發現很難做到,也就放棄了。”
孔軒給予回答。
對于稷下學宮,顧錦年只有零星半點的信息,只知道這地方是天下讀書人都夢寐以求想要去的地方。
如今聽聞孔軒所,顧錦年心里是有數的。
稷下學宮圍繞的還是學術之爭,孔府最大的優勢,是孔圣。
這是孔府的金字招牌,兩者的路完全不一樣,一個是圣人世家,一個這是學宮,天下讀書人自然想要前往孔家朝圣,若是能成為孔家一脈,這是最好的,可以借助孔家的勢力,幫助自己。
然而稷下學宮則是讀書人最純正之地,在這里讀書人將自己的疑惑提出,有人會給予解惑。
亦或者發表自己的學術文章,從而自成一派。
相當于是試煉之地。
所有讀書人,成為大儒之后,或者是有儒道心得,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就必須要前往稷下學宮。
倒不是說,稷下學宮認可,這文章才被天下人認可,而是稷下學宮是一個大舞臺,讀書人的舞臺。
天下讀書人都關注的地方,一舉一動,天下讀書人都會關注。
總比你默默無聞,在一個村莊發表自己的文章一般。
就算文章再怎么好,也沒有什么很大的影響。
“錦年兄,這次去稷下學宮,愚弟很期待兄長顛覆文壇。”
孔軒出聲,眼神當中滿是期盼。
“顛覆文壇就算了。”
“我第一次去稷下學宮,多看看多學學就好。”
顧錦年不做這種美夢。
稷下學宮,不是什么詩詞大會,念兩句詩詞就行的通。
你的學問說出之后。
就必須要解釋清楚,至少能將邏輯解釋通來,然后會有一群人來質問,說直接點就是挑你的刺。
還不是那種客客氣氣的跟你挑刺,而是非常陰險的挑刺,證明你說的東西,一文不值。
沒錯,就是打擊你。
并且你絕對不能生氣,或者是說你可以生氣,但不可以不允許別人挑刺。
畢竟在天下人看來,一個新的學問,必須要得到錘煉,如果禁不起敲打,那這個學問本身就有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很難會出現新學術的原因,往往想到了幾個不錯的東西,你說出來,面臨的就是各種打擊。
然后每年都去,其結果就是兩個。
要么,你最終發現你的學問的確有問題,所以放棄。
要么,你最終補全你的學問,得到大家一致認可,名氣是有了,但問題來了,有幾個人愿意跟著你學?
有肯定是有,數量決定一切啊。
你嘔心瀝血,千辛萬苦,得到認可后卻弘揚不出去,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新學難以出世,大部分讀書人還是追尋著前面四位圣人的路。
擺在面前有現成的學問,跑來跟你學新的學問,成功了還好,這不成功那就是荒廢一生,沒有人敢拿自己的前途來賭。
“錦年兄長。”
“您太謙虛了,能說出為天地立心者,豈能沒有新學?”
“不過第一趟過去,的的確確好好學習為佳,畢竟兄長還年輕,有的是時間。”
孔軒典型就是顧錦年的小迷弟。
顧錦年到沒有說什么。
如此。
兩人來到大夏京都。
“孔兄,愚兄去一趟皇宮,有什么事的話,可以去書院找我。”
到了京都。
顧錦年與孔軒告別。
“好,兄長,如果去稷下學宮的話,記得帶我一同去,我這段時間的確要去大夏書院,找文景先生說些事情。”
“好。”
“孔兄,你們孔家的事情,我會去宮中,告知陛下的,請放心。”
顧錦年點了點頭。
對于這個孔軒,顧錦年是有好感的,畢竟這個人明事理,再加上與孔家的恩怨,其實也已經差不多了。
自己也吃了虧,孔家也吃了虧。
和解自然最好。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顧錦年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孔家身上。
“多謝錦年兄長。”
“那愚弟先行告退了。”
孔軒十分喜悅,朝著顧錦年一拜,說完便離開此地。
隨著孔軒離開,顧錦年也直奔皇宮。
大夏京都內。
顧錦年回來的很低調,沒有什么大張旗鼓,就這樣直奔皇宮。
等來到皇宮,宮外的侍衛,一個個驚訝不已。
“我等見過世子殿下。”
侍衛們齊齊喊著,但有人立刻出聲。
“還喊什么世子,叫侯爺。”
眾人還是沒反應過來,以前稱呼世子稱呼習慣了,一時半會難以改口。
“無須多禮。”
顧錦年朝著眾人點了點頭,面色溫和,直接朝著皇宮走去。
普天之下,也只有顧錦年一人,可以如此隨意進宮。
顧錦年前腳入宮。
養心殿內。
永盛大帝便知道了消息。
“錦年入宮了?”
得知顧錦年入宮,永盛大帝顯得十分喜悅。
“回陛下,侯爺已經進宮了,要不了半刻鐘就到。”
魏閑笑呵呵的回答道。
“好。”
永盛大帝滿是笑容,顧錦年這趟走了蠻久,好在的是,沒有錯過上元節。
整個禮部也在加急,上元節完成冊封大典,應當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不一會。
一道聲音在外面響起。
“臣顧錦年,拜見圣上,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養心殿外。
顧錦年的聲音響起。
“進。”
永盛大帝也沒有裝,直接起身,一臉笑容的迎接。
隨著顧錦年出現后,永盛大帝的聲音不由響起。
“錦年。”
“你回來怎么不打一聲招呼?朕已經做好了親自去迎接的準備,怎么來的這么低調?”
永盛大帝開口。
“陛下,有要事稟報,所以從快。”
進入大殿,顧錦年沒有露出笑容,而是滿臉認真,告知永盛大帝一些事情。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頓時明白,顧錦年估計有正事。
當下,他使了一個眼神,魏閑二人立刻退出殿內,將目光看向顧錦年。
“說,發生了事情?”
“是佛門的事情嗎?”
永盛大帝直接詢問,還以為是佛門的事情,畢竟顧錦年調遣三十萬大軍前往阿塔寺,雖然后面又讓這大軍回來。
但肯定是有什么問題的。
“佛門沒什么大問題。”
“陛下,臣已經誅殺李冷秋,也得到了一些消息。”
顧錦年出聲,如此回答。
“你殺了李冷秋?”
“這不可能。”
“羅澤高僧,可是佛門絕世高手,你怎可能能誅殺羅澤高僧?”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滿臉驚愕,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陛下。”
“魔門絕世強者,想要收臣為徒,故而給了臣三枚玉佩,只要捏碎,便可以讓他出手一次。”
顧錦年沒有細說,但說到這里,自己老舅也明白了。
果然,聽到這話,永盛大帝頓時恍然大悟了。
不過他眉頭緊皺,莫名有些壓力。
“殺了就殺了,這種人死了活該,朕知道他犯了什么錯,即便是落到朕手中,朕也不會放過他,無非朕會換一種手段罷了。”
對于顧錦年所作所為,永盛大帝到不覺得什么,殺了就殺了,能有什么辦法?
終究是自己的外甥,外加上李冷秋已經死了,顧錦年還活著,即便永盛大帝不想李冷秋死,也不會去得罪顧錦年。
當然,他這句話還藏著其他意思,最后半句話才是重點。
顧錦年聽得出來,故而出聲道。
“陛下,李冷秋不僅僅殺廢墟村百姓,而且牽扯殺民充匪之事。”
“李冷秋死之前告知臣,射陽侯為主犯,至于白鷺府之事,牽扯到佛門與匈奴國,臣雖然不知道白鷺府之事,到底隱藏著什么陰謀,只不過還請陛下徹查到底。”
顧錦年開口,將這個重要訊息告知了永盛大帝。
“殺民充匪,射陽侯是主犯?”
這回永盛大帝淡定不了了,李冷秋殺民充匪,他不在乎,不是說真不在乎百姓,而是李冷秋這種紈绔子弟,濫殺無辜很正常,殺了以后順便拿去抵銀子。
只能說李冷秋這人膽大包天。
如今也罪有應得。
可如果這件事情,涉及到大夏一位侯爺那就不是小事了。
一位侯爺也參與進來,就意味著不止他一個人,牽扯很多勢力,換句話來說,死的就不是幾百名百姓,很有可能是數千百姓,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