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9年6月15日,德陽市,白云鄉。
今天一早,松林坡北村的村長西門吹雪就和村里的一幫基層干部去鄉政府開會了,這個會是今年的春收夏收工作總結會。
鄉長陸小鳳在主席臺上紅光滿面的講話:“……本鄉今年春收夏收成績很好,小麥平均畝產達到了876。3斤,馬鈴薯平均畝產達到了2212。5斤,本鄉十一個村,今年春收夏收共收獲小麥26289噸,收獲馬鈴薯66375噸。全縣各鄉中,我們拿到了平均畝產第一,這和各位同志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場會上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今年,本鄉春收成績最好的是松林坡南村,他們的馬鈴薯平均畝產達到了2456公斤。夏收成績最好的松林坡北村,他們的小麥平均畝產達到了946公斤。大家祝賀葉孤城同志和西門吹雪同志……”
場會上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其他村的基層干部們紛紛把目光轉向那兩個家伙,其中有羨慕嫉妒恨的,也有不服氣的。葉孤城和西門吹雪這兩個當事人恰好坐在一起,他們互相用火熱的眼光看著對方。
葉孤城撇撇嘴,不屑的說道:“西門,這次算你運氣好。今年秋收你就等著瞧吧……”
西門吹雪毫不客氣的回擊道:“哼,今年秋收2個第一都會是我們村的,葉大少,你就等著哭吧……”
說完兩個人同時都把臉轉了過去。
陸小鳳繼續說道:“……在新型良種作物的推廣過程中,各位同志都很辛苦,因為群眾們不理解,不相信,大家都受了很多委屈。不過經過這次春收和夏收,群眾們也看到了科學的力量,對政府也更加信任,這都是同志們的功勞。我們科社黨最講科學,現在我們的畝產比以前足足提高了四倍到五倍,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不過,這還不算什么。因為我們現在的化肥和農藥的產量還不足,不能完全滿足需要。據專家說,如果在理想條件下,這個產量再翻一番也不稀奇。”
“……我們現在又播種了6萬畝水稻和6萬畝的春小麥,希望大家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一個完美的秋收,讓我們今年得一個大滿貫!讓大旗鄉那些吹牛皮的家伙繼續跟著咱們后面吃屁,大家說好不好!?”
“好啊!大旗鄉的那幫傻鳥們就等著哭吧!”
“好啊!繼續壓著他們,讓他們不得翻身!”
“楚留香把他們大旗鄉吹得神乎其神,現在傻了吧,哈哈哈……”
白云鄉的村干部們立馬興奮起來,手舞足蹈的大叫大嚷。大旗鄉是白云鄉的“宿敵”,平時就互相別苗頭,現在壓了對方一頭,自然爽了。
會議最后就是發獎,錦旗、獎匾、獎金都有,除了1000元的集體獎金,葉孤城和西門吹雪還分別獲得了100元的個人獎金。
……………………………………………………………………
會后,陸小鳳又把他們兩個留了下來。
“你們現在的耕地是如何分配的?紫花苜蓿你們種了多少畝?”陸小鳳問道。
西門吹雪搶著說道:“我們村一共有21500多畝耕地,根據農藝師的方案,我們采用了三圃制,今年的分配是這樣。6000畝是冬小麥和水稻輪作,6000畝是馬鈴薯和春小麥輪作,6000畝種了紫花苜蓿,剩下的用來種植大豆和一些蔬菜……”
葉孤城接著也介紹了他們的分配情況,也是和西門吹雪的差不多,其實不單這兩個村,整個縣的耕地基本上都是按這樣的比例分配的。而且每個村的相同作物的耕地都是連成片的,比如西門他們種小麥的耕地,就是6000畝連成整整一大片,中間除了留下必要的機耕道,都是一整片,之間沒有田坎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