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逆轉1906 > 第257章 放衛星

            第257章 放衛星

            ps:今天晚了點,繼續求票,o(n_n)o哈哈~

            …………………………………………………………

            共和2757年(西元1916年)7月16日,甘肅省酒泉市額濟納縣,東風基地。

            東風基地是中國第一座火箭及航天試驗基地。它的位置也就是和原時空的同名基地差不多,在額濟納縣境內的巴音寶格德山下。不過稍微有些區別的是,本位面的額濟納地區被直接劃歸了甘肅省酒泉市,也就是說今后這個基地附近的一切民政事務都歸酒泉市管,當然稅收也歸酒泉市,免得像原時空那樣兩個省為了基地的事務扯皮不斷。

            該地區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時間長,每年約有300天可以進行發射試驗。而且這里深處內陸,周圍人煙稀少,也便于保密,是中國最合適的火箭試驗地。當然,有著后世資料的文德嗣,也不是完全照搬,他在原時空的東方基地的基礎上,讓手下的工程師和主控光腦“小扉扉”進行了很多優化設計,在布局和具體規劃上,進行了一些微調,使之更加合理,更方便日后的擴建和技術升級。

            本位面的東風基地是始建于1910年12月,到1912年12月底完成了第一期工程,開始正式進行運載火箭的試驗。其實在基地完成之前,科社黨還沒統一中國的時候,當時還是“西南自治政府”的科社黨就已經成立了工程院第三十三分院(主要負責研發火箭與航天方面的技術),在1909年時就已經開始可火箭項目的研制,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第一代軍用火箭筒、火箭炮就是其中的部分成果。

            不過以前受限于場地,三十三分院玩的都是小火箭,直到東風基地建成之后,才開始了大型火箭的研發。當然,說是“研發”,其實只算是復制。工程師們要做的就是把“后世”的那些技術資料實現出來,把圖紙變成實物。

            但要知道,大型火箭是很高大上的玩意兒,哪怕是有完整的設計圖紙和工藝文件,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變成實物的。更何況,本位面的材料、工藝加工等方面的能力也不能和“后世”,哪怕有完整的科技樹資料,要消化掉也是需要時間的。

            從1913年3月開始,三十三分院就在基地里打火箭。他們靠著充足的經費和技術資料,連續進行測試,平均每兩個月打一次火箭,到現在為止總共發射了幾十枚實驗型號的火箭,一枚比一枚大,一枚一枚飛的高。

            當然,航天工程并不是設計發射火箭,還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問題,例如說太空中如何飛行、導航、太空飛船的會合,超長距離的太空飛船遠端遙控,以及人類在真空環境中的生存方法、失重狀況下如何活動,月球探測的手段等等各種問題。

            還有就是目前的重點項目——人造地球衛星,呃,主要是間諜衛星。其次還有另一個分支項目——導彈!準備的說,是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是十一分院的項目。這些方面的研究是和大型運載火箭同步進行的。

            在1914年5月,3301所(火箭研究所)就已經把火箭打到了120公里的高度,已經可以說是達到太空的邊界了。按照這個進度,只要再繼續加把力,最多在1914年年底,就可以把火箭送入環繞地球軌道了。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文德嗣反而不急了,這是因為人造衛星的研發沒有跟上來。只有火箭沒有衛星能有作用呢?難道這些年花了上億元人民幣就是聽個響,看個大煙花不成?

            所以這兩年一方面是繼續進行火箭的完善和優化工作,另一方面主要就是在進行衛星和太空飛船的研發和地面測試。除了把它們扔進真空室之外,還要泡水,先是扔進水池里,后來還扔進青海湖中測試鹽分腐蝕問題。

            因此一直到了今天,才真正開始發射人造衛星。

            此時,火箭發射場的周圍幾十公里外已經進行了戒嚴,幾百個技術人員在中央控制大樓里忙活著。

            “饒工,飛廉五號準備得怎么樣了?”總指揮向火箭組的負責人問道。

            “報告總指揮,我們剛才進行了最后一次檢測,一切正常,沒有問題,可以按照計劃發射。”這個叫饒家任的年輕人一臉激動的答道。

            饒家任今年二十八歲,是個商人的兒子,天生對火箭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是星科集團組織的第一批留學生,1906年留學德國柏林,在研究了文總的《唯物中國》后,就預感到東方雄獅即將崛起。后報紙連連從東方傳來喜訊,他并沒有像其它同學馬上回國感受祖國的強大。而是繼續在柏林一邊進修,一邊自己研究火箭推動技術。在1912年是,他有一次在實驗火箭時出了意外,他的火箭沒有按照預定軌道飛行,偏離了幾公里外在一戶農莊落地爆炸,傷了幾個人(第一枚導彈?)。幸好這個時代中德關系良好,如果不是他有中國公民的身份早就被抓起來吃牢飯了。

            文德嗣知道后就馬上讓有關部門調查,結果非常令人驚訝,沒想到本位面還有這樣的火箭天才,這家伙居然在沒有后世技術資料的情況下,自己搞出來了射程超過20公里的火箭。于是就馬上招他回國。后來在后世的技術支持下,他的專業知識開始暴漲,專業才能開始爆發。在今年2月,成功研制出了本世界的首枚地對地彈道導彈,性能和v-2相近,比原時空提前二十多年。

            此次文德嗣特別任命他擔任衛星計劃的火箭項目負責人。

            總指揮點點頭,又向衛星組的負責人問道:“太白一號準備得怎么樣了?”

            衛星組回答:“報告總指揮,太白一號一切正常,沒有問題,可以按照計劃發射。”

            “監控系統一切正常……”

            “雷達系統一切正常……”

            “遙控系統一切正常……”

            隨后各個項目組都開始報告各自的情況。

            當最后一個項目組報告完畢后,總指揮看了看手表,就對著話筒說道:“好,各項目組就位,按照原定計劃,準備發射!”

            這次發射的火箭名為飛廉2型,為全重達110噸的三節式液體火箭,可以將1600公斤的酬載推到200公里高的低地球軌道上。

            “10,9,8……3,2,1,發射!”

            凌晨600正,隨著倒數結束,高聳的火箭底部噴出了大量的火焰和煙霧,液氧和液氫燃料產生的強大推力,讓火箭騰空而起。

            “火箭發動機工作正常!”

            “追蹤系統工作正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