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點娘又大姨媽了,那邊居然晚了兩天。╮(╯▽╰)╭
…………………………………………………………………………
今年開年以來,國際上連續出現了很多大新聞,南美全面戰爭的徹底停火其實并不算最大的。
因為大家也看得出來,像慘烈到這種程度的戰爭,以他們這些三流國家的實力,怎么也不可能像那些頂級列強在一戰時期那樣一樣打上四五年,他們能打上兩年就已經很出人意料了。
在“紫霄樓”那邊的茶客在討論時政的時候,全國各地的茶館里也在進行同樣的事情。比如鄂飛所在的湖北省隨州市應城縣東馬坊鎮,這里的“大山雀茶樓”此時也在熱烈討論著今年發生的那些事兒。
“紫霄樓”的逼格比較高,是高級茶館,那邊的茶客大都是靠著新中國發財的首都新貴土豪,一杯茶最低都要一元。“大山雀茶樓”就大眾化多了,這邊的茶客大都是鄂飛的員工。
這座茶館是當年幾個鄂飛員工的家屬辦的,最初的時候只是個用竹竿、帆布搭建的大涼棚,油桶改的灶頭,馬口鐵敲的水壺,十幾張自制的桌子和條凳,連油漆都沒刷,看起來要有多山寨就有山寨。但是到了現在,已經是一座五層大樓,占地幾千平方米,可以容納3000人的大型茶館。
“大山雀茶樓”的布置和其他同行差不多,由幾個大廳和若干包間組成。但它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在一樓,整個一樓被布置成了一個航空博物館,里面有各種飛行器的高仿模型。從最遠古的傳說中的魯班木鳶,達芬奇的直升機,萊特兄弟的飛機,到目前世界各國大多數現役飛行器,以及一些在科學雜志上出現的,目前還停留在示意圖階段的概念飛行器。
而且除了這些模型之外,還有兩架真飛機。一架殲-1型“大山雀”戰斗機,和一架強-1型“百靈”式攻擊機。這兩款飛機都是鄂飛的代表作,其中“大山雀”戰斗機更是鄂飛的第一種產品,也是全世界第一種專業戰斗機,這也是“大山雀茶樓”名字的來源。最初它還是涼棚的時候,是沒有名字的,就是叫“茶館”。
本位面的航空技術遠遠比原時空發展得快,這兩種十幾年前問世的戰斗機都已經徹底退役了,但它們還是很強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那個年代的飛機價格不貴,所以有很多飛行員退役之后,都會想盡辦法買一架回去,或者自己玩,或者用來收藏。“大山雀茶樓”的幾個老板也是這種打算,從空軍那里買了兩架退役的飛機,重新翻新油漆之后,就擺在茶館里當展示品。
這東西的逼格就高了,每一個人第一次到這里的時候,都會被這兩架真飛機搞的虎軀一震再震。當然,這兩架飛機都是拆除了武器的,上面的機槍和掛載的航彈都是仿真模型。
“當年給大山雀做發動機的時候,200千瓦發動機都是世界第一了,現在2000千瓦都不算高了。”王啟年看著面前這架編號00789的殲-1戰斗機,非常感慨的說道。“不過,傳統的活塞式發動機到了這個等級,也就到了盡頭了。今后將會是渦輪發動機的天下……”
陸遠在旁邊笑了笑:“呵呵,是啊。無論我們是做活塞機還是做渦輪機,都需要你們的支持,沒有你們的發動機,我們的飛機可飛不上去。王主任,這邊請……”
“陸主任,你們這個茶館可真有新意的,一樓不是真飛機就是航模,我們那邊的茶館怎么就想不到這招。……”
“哈哈,難道擺幾臺發動機嗎?”
兩人說說笑笑的走上二樓大廳。王啟年和陸遠現在都是各自企業的中層干部了,王啟年是沱江動力集團汽輪機公司的生產處主任,陸遠是鄂飛集團十四分廠的設備處主任。鄂飛用的航發確實是由沱動集團提供,但這和王啟年沒啥關系,他所在的單位是做大型汽輪機的。他這次來鄂飛這里出差的,并不是為了航發,而是為了鄂飛十四分廠的動力機。
因為中國的幾種噴氣機現在即將定型量產,十四分廠現在新建了生產線,原來活塞機時代的動力機就過時了,現在需要添置新的動力機。鄂飛作為重要客戶,沱動就讓王啟年這次帶隊來鄂飛,到現場指導安裝,并進行人員培訓。作為地主,鄂飛方面當然也要把他們款待好,陸遠就是來陪王啟年的。
兩人在這個多月的工作中交流很多,也熟悉起來,成了朋友。正好兩個人都是茶館常客,這里也成了他們業余時間休閑的地方。
………………………………………………………………
此時二樓大廳里已經坐了八成滿,新聞評論員還沒到,大伙都分成小圈子和自己熟人吹牛打屁。
“王主任,現在還沒開始新聞評論,要不要上去聯網?我這里有會員卡……”陸遠指了指樓上,向王啟年問道。
“哎,還有不到半個小時,今天就不用了,就在這里聊會兒天就好了……”王啟年看了看手表,說道。
沒錯,從前年開始,現在中國的互聯網已經開始逐步普及了,比個人電腦的普及還早,這個和原時空的流程不太一樣。民間首先享受到了網絡的地方是各個大城市的電算服務中心,不過那個時候有機會上網的人還比較少,畢竟只有各個大城市才有電算服務中心,而且上網價格也不低。不過這個現象從今年開始就得到了改變,隨著彩虹一型“上網本”,錯,是彩虹一型“網絡學習機”公開發售之后,網絡才開始真正的進入民間。
使用卡匣式固化程序的彩虹一型當然不算是真正的個人電腦,但不管怎么說它也能上網,用它來瀏覽網頁或著玩那些初代網游還是沒問題的,而且還可以打游戲,所以剛一問世,就受到了大眾的熱捧。當然它的售價也不算便宜,機體本身加基本功能卡匣就要400元,再加上網絡敷設費、安裝費等雜費,算下來要差不多500元,這可是相當于一個技術工人大半年的收入,除了那些不差錢的土豪們,也就是各個單位才舍得買。
除了各個政府機關、軍隊、學校之外,各家茶館成了第一批用戶。這不奇怪,以本位面中國茶館那強烈的俱樂部屬性,老板們會做出這種選擇一點兒不奇怪。所以茶館成了本位面中國的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網吧。
現在中國的網絡終端雖然和后世比起來很原始,但是網絡質量卻并不算差,這是因為使用“云計算”技術,大部分的數據計算是由各個網絡服務中心作為服務器的大型計算機完成,用戶使用的終端僅負責數據的輸入輸出,和運行一些基本程序,所以對于用戶端的計算機性能要求很低。這也是為了加快國內的網絡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