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文總手里的技術資料是不缺的,后世的黑科技也是有的,但一些準備用在軍艦上的子系統目前還不算成熟,所以他準備緩一緩,反正現在是海軍假日,根本不用著急。
其實隨著中國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航空母艦技術和戰術的成熟,到底還要不要發展戰列艦,在軍政高層中是引起了很大爭論的。
反對派認為,今后就是航母的時代,這也是歷史驗證過的,戰列艦已經沒有前途了,根本不需要在這種注定即將過時的東西上花錢。反正現在中國的戰列艦已經有24艘,足夠使用了。
贊成派則認為,雖然航母是未來的王者,但是在二戰這個階段,戰列艦還是很有用途的,這也是歷史驗證過的。哪怕中國海軍今后將會以航母作為戰術核心,但是戰列艦仍然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飛機無法升空作戰的不良氣候,以及支援登場、火力壓制等方面,這都是航母無法完全替代的。
而且他們也認為,戰列艦對于航母沒有優勢,那是在科技水平相同的條件,如果中國的新式戰列艦加上各種遠超列強科技水平的先進子系統,面對列強的航母也并不會處于劣勢,吊打航母也不是不可能。最重要的是,如果中國制造新戰列艦,也可以帶歪列強的科技樹,引發全世界的造艦競賽,把他們都帶進坑里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可以鼓舞國民士氣。
雙方吵了很久,最后還是文德嗣拍板了。
“造!當然要造!咱們不差錢,也不差科技,為啥不造?戰列艦又不是真的沒用!”然后他話鋒一轉,說道:“當然,這個戰列艦該怎么搞,也必須要論證清楚,必須保證它不會被敵人的航母吊著打。”
其實這種戰列艦也是有的,那就是原時空經過現代化魔改的依阿華四姐妹,這四艘戰列艦經過魔改之后,戰斗力暴漲,即使面對同時代的航母,也是有得一拼的。
新一代的中國戰列艦就有了如下要求:一、能夠防御列強航母的空襲,并進行有效反擊。二、戰斗力必須壓倒外國同期的戰列艦,并可以充當艦隊核心。三、可以擔任航母編隊的防衛中堅,速度不能低于航母。
至于戰列艦的噸位,文總要求設計三種,第一種是大眾版,也就是“吊絲簡裝版”。這主要是為人革聯小弟們設計的,要求就是性價比高。而且這種戰列艦會作為“海軍假日期間”的主要訂單,所以要求是條約型戰列艦,也就是主炮口徑不超過420毫米,標排不超過45000噸。
第二種就是標準版,也就是“普通平裝版”,主要是給自己用,以及幾個有錢的小弟用,其戰斗力要完爆條約戰列艦為標準。第三種就是純粹自己用的“土豪精裝版”,反正就是什么先進用什么,什么給力裝什么。
這后兩種戰列艦因為承擔了“把人往溝里帶”的任務,所以都沒有要求排水量,而且時間放得很寬,只是要求他們在1936年6月之前設計出來就行。因為文德嗣沒有打算在假期里面造,反正本位面的海軍假日在1937年1月1日就到期了,只需留出半年的材料組織期和準備期就好了。
于是新的戰列艦要求被發到了各個設計院,“吊絲簡裝版”是最簡單的,這個被稱為209型的戰列艦在1925年就設計完成了,隨后就是細節上的改動。1927年第一艘209型開工,到現在已經造了五艘,但是這款戰列艦中國自己卻沒有裝備,五艘都是給小弟們建造的。分別是智利、波斯、土耳其、阿拉伯和暹羅各一艘。
這一款注重性價比的戰列艦主要參考了原時空的“喬治五世國王級”的設計思路,這款戰列艦是出了名的價廉物美,只比超標重巡洋艦貴一點兒,甚至希佩爾級重巡比它還貴,但打起來的話隨便一挑三。209型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的,它真的很便宜。九門420毫米主炮,4。5萬標排,而且預留了很多升級改裝的空間。文德嗣打算用這款戰列艦作為今后人革聯的標準戰列艦。
自用的標準版戰列艦現在還沒完成設計,不過這一款戰列艦主要參考了原時空的大和級。大和級是原時空的戰列艦當中毫無疑問的巔峰制作,可以說做成了火力、防護和機動性的完美平衡,而且外形美觀大氣。最重要的是,它的性價比極高,歷史上造得少,那是因為日本太窮逼,要是美國拿到這款優秀的設計,不爆個一打,那就不是美國。當然,大和級的缺點也很明顯,最主要的便是副炮和防空,特別是防空,是它的最大軟肋,這也是大和級最后被擊沉的直接原因。
中國的設計院當然不會照搬大和級,只是借鑒了它優秀的部分,按照中國設計師們的傳統,這必定是要魔改的。這艘被暫時命名為210型的戰列艦,目前還沒完成設計,其標準排水量約六到七萬噸。
最后一款“土豪精裝版”,被文總成為終極戰列艦的東西,現在才剛開始設計準備,連點兒影子都沒有。不過以文總的要求,這款戰列艦的排水量肯定不會低于九萬噸。
其實,除了這三款戰列艦之外,海軍還搞出了一種“準戰列艦”,或者叫做“現代前無畏”。好吧,它的正式名稱是“火力支援艦”,是歸于兩棲艦艇,而不是戰列艦。
“現在我們的的建造情況怎么樣了?”李昂問道。這已經是他第二次擔任海軍裝備局長了。
“船體已經完成了,我們是以大型破冰船的名義建造的……”單良笑著說道。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