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布政使司。
平陽知府吳一川攜洪洞知縣肖九成拜會布政使費震、趙新。
寒暄幾句后,費震便將目光投向肖九成,面帶威嚴地和呵斥:“縣丞王舟殺人逃竄,至今沒有逮捕歸案,你們縣衙是如何做事的!知不知道,這事已經在山西傳開了,興許此時也在金陵傳開了!”
“洪洞縣衙成了笑柄,那也不過是你們蒙羞。可若是讓整個山西布政使司蒙羞,那我也只好上書,撤了你的知縣,換一個能干之人!還有吳知府,這事你也有責任!”
吳一川看了眼羞愧難當,低下頭的肖九成,對費震拱了拱手:“費布政使,王舟行兇潛逃,這事太過突然,也出人意料——”
費震一只手撐著桌案站了起來:“吳知府,你還在為他開脫罪責,按規制,一應官員胥吏衙役等需夜宿衙門之內,不僅要早點卯,還需要晚上核對人員是否私自外出。可他呢,沒有核對!”
“一個縣丞夜間在不在縣衙居住,當知縣的都不知情,后應對失當,中了人聲東擊西之策,導致王舟至今沒被逮捕歸案!吳知府,這事若是發生在平陽府衙,你也該摘官帽、脫官服了!”
吳一川見費震動了怒,也不好再說什么。
趙新見狀,起身道:“眼下不是追責的時候,肖知縣,王舟潛逃這么久,就沒一條線索嗎?”
肖九成不敢直視趙新、費震,又擔心被追著不放,便將顧正臣給搬了出來:“案發之后,縣衙應對不當,錯失最佳追捕機會。后來下官拜訪鎮國公,在鎮國公的安排下,縣衙重新調查了李伯之死,發現其在死之前準備了一些棉衣、水、干糧、錢鈔等……”
“鎮國公認為,王舟做足了逃走的準備,而李伯之所以被殺,很可能是因為其知道王舟將要逃亡何處,擔心李伯泄密,這才殺人滅口。據此,鎮國公推斷王舟不可能返回蒙城,也不太可能進入太行八陘出晉。”
費震、趙新對視了一眼。
太行八陘是出晉至河南、北平等地的要道,不管王舟走哪條路,都難免進入狹窄地帶,被人看到、記住,過關隘時也會被盤查,很難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
費震坐了下來:“所以呢,王舟應該在哪里?”
肖九成緊握著手,指甲掐入掌心的肉里面:“要么向西,進入了陜西。要么——向北!”
費震吃驚地看著肖九成,眼神變得冰冷起來:“向北,是何意?”
趙新想到一種可能,臉色陡然變得難看起來,走向肖九成:“你清不清楚這個判斷意味著什么?”
山西向北,那是什么地方?
是長城之外,是草原,是元廷之地!
這就是說,王舟想要背叛大明,投降元廷!
肖九成嘴唇很干,艱難地說:“這是鎮國公的推測,已經安排人去調查進入陜西的要道,若依舊沒有王舟蹤跡,那此人很可能潛藏在某處,等待出關投降元廷,或是——已經找到了出關之路,離開了山西!”
吳一川看著面色凝重的費震、趙新,暗暗嘆了口氣。
顧正臣的這番推測并不是沒有道理,不走太行八陘,就不可能進入向南向東,剩下的就只有兩個方向:
西面陜西。
北面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