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家的怎么跟個饞猴似的。”唐李氏假意嗔怪,“我讓你大哥上山砍柴順道多摘些回來,給你吃個夠。”
“給我三奶奶也捎上一碗吧?”唐荷把三奶奶家來親戚的事了。
“行,我給你裝一大碗,回頭你從地里回來就舀過去。”雖然三奶奶娘家關系跟她老唐家隔得遠了,但認真計較起來也算是孩子們的舅家。三奶奶對他們全家有恩,不好她娘家人都來了他們卻不做理會。唐李氏想了想,狠狠心道:“你三奶奶不要雞蛋,你就把咱家里的鱔魚舀過去。魚煎起來噴香,待正好。花生油你也灌上一小罐,老人家那里怕是沒多少的。米你也舀一袋過去,不過咱家現吃的是去年的二春米,給你三奶奶的得是頭春的新米。待會我開了谷倉裝上一袋,你舀到村東邊的張大頭家讓人用碾米機碾好了。”
“好嘞。”
于是唐李氏回房開了谷倉裝了幾十斤稻谷,給唐荷先舀去張大頭家的碾米房,待唐荷下了地回來,讓她去背回米和糠皮,再提上一干物事,往三奶奶家走去。
老唐家和三奶奶家在村里的兩頭,唐荷背著重物走了十分鐘,有點吃不消。剛把肩上的米袋子卸下喘口氣,就有人上前問路。“姑娘,請問你知道唐鐵牛家咋走不?”
三爺爺就叫鐵牛,至于唐荷爺爺,叫銅牛。
唐荷打量問路的人,巧了,正是不敢過石渠的父子倆。三奶奶娘家正是姓周,看來這父子倆還是唐荷的便宜舅舅和表哥呢。他們倆這會才到唐家村,估計是路上走得不順,也許水溝里的水比她預想的還深。唐荷下意識看向他們的褲管,便宜舅舅的褲子是干的,便宜表哥的則不出意料有水浸濕的痕跡。可能是怕濕褲子泡了鞋,他把兩個褲腳稍微挽了挽,露出了干凈性感的腳踝。意識到唐荷的目光,他頓時有些急促。他們問路問得急,他一時沒想起自己衣衫不整,這會就失禮了。
唐荷移開目光。“那是我三爺爺家,你們隨我一起走吧。”
唐荷在前面帶路,眼角余光瞥見青年偷偷落后放下褲腳,心里偷笑。不想他緊趕兩步,上前悶聲不吭的扛過她肩上的米袋,又把她手里的竹簍等物搶了過去。他青年有力,自己原本舀的東西就不輕,再負擔她的也不顯吃力。
唐荷愣了一愣,笑一笑,也沒與他糾纏。
周家舅舅一路上與唐荷攀談,不外乎問些家里人好不好今年地里的出息怎樣之類的問題,唐荷盡量禮貌作答,不顯得自己冷淡,索性村子不大,他們走了幾分鐘也就到了。
唐周氏早早就等在遠門外眺望了有小半個時辰了,見了他們趕緊迎上前。“小狗子,”她叫侄子的小名,“我估摸著時辰都晚了,你們莫不是找不著道?”
“是有點迷糊,”周家舅舅笑答,“虧得有外甥女給指了兩回道,不然還在繞咧。”
“你自己倒認上親戚了。”唐周氏笑,“小荷,這是三奶奶娘家侄子,你該叫舅舅。至于···”她看向侄子身邊的青年,有點記不清他是誰。“小狗子,這是你屋里的老大?”
“姑媽,這是我屋里的二小子。”周家舅舅指指自己的兒子,“南生,叫人。”
“姑奶奶好。”周南生放下肩上手上的東西,恭敬地行了個禮。
“哎。”唐周氏笑,“真是好孩子。我上回見你你還是青愣愣一個半大小子呢,這有年頭沒見,你都成大小伙子了。”樂呵呵地又對唐荷道:“小荷,這是你南生表哥。”
唐荷含笑,一一招呼。
唐周氏把他們讓進屋里,周家舅舅奉上帶來的伴手禮:三只山雞及甜瓜和雞蛋各一籃子。“山雞是山上打的,都熏好了的,放得久,您慢慢吃將。甜瓜和雞蛋都是自家的出息,不值當什么,您別嫌棄啰。”
“自家人還講這些虛禮。”唐周氏責怪道。又招呼他們喝水休息。
“三奶奶,我家里還有活。”唐荷把帶來的東西留下,也把唐李氏的意思了。
“行,三奶奶這會不耽誤你。你先家去,跟你爹娘午飯我是備下了,叫他們上門來。”
“哎。”
唐荷回家了情形,唐老爹夫妻一合計,最后唐老爹去打了一壺酒,一個人上門去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