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兩人相對而坐。
“殿下,”
劉靜軒開口說道:“屬下一時恍惚,剛開始的時候,便覺得此人的名字似曾相識。
一番調查之后,才明白趙秉璋是何人。
先皇時,趙秉璋得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當今圣上登基之后,調入詹事府左贊賞,充任東宮侍讀。
累遷至詹事府左庶子。
十多年前,因罪革職,流放至東寧省。”
“詹事府?東宮侍讀?”
李信眉頭微皺,“太子的人?”
“殿下,”
劉靜軒小聲提醒道:“當今太子,十多年前剛剛冊封。
趙秉璋任東宮侍讀之時,還是先太子之時的東宮侍讀。”
“皇長兄……”
李信瞳孔微縮,恍然間想到一種可能。
難不成,這趙秉璋獲罪流放,和先太子之間有什么關聯不成?
是了!
十多年前,皇長兄驟然病逝。
十多年前,趙秉璋獲罪流放。
同樣是十多年前,當今太子被冊立。
這么一想,其中或許真有什么關聯啊。
想著,李信盯著劉靜軒,問道:“劉先生,這趙秉璋獲罪流放,可是與先太子有什么關聯?”
“這……”
劉靜軒搖搖頭,道:“暫時沒聽到什么消息。
至于其中具體怎么樣,或許只有趙秉璋明白了。”
“唔。”
李信沉默了。
雖然并沒有查到其中因果聯系,不過卻知道趙秉璋和當今太子關系不睦,倒是和先太子皇長兄關系近一些。
這也能說明,趙秉璋并非是太子派來之人。
如此便好!
李信深吸一口氣,倒是沒有怎么追究其中關系。
“劉先生,”
看著劉靜軒,李信問道:“趙秉璋提議用轟天雷,來換取京城、遼王、肅王、慶王等興兵北伐,牽制草原馬匪,以緩解我東寧城的壓力。
你看此議如何啊?”
“噢?”
劉靜軒略一思索,眼睛一亮,“此議甚妙!
若是能夠牽制草原馬匪,我東寧城可保無虞啊!
趙秉璋此議,果真絕妙!”
“那行!”
李信微微點頭,也同意了這一提議。
其實,李信不僅僅看到了能夠緩解東寧城壓力的好處。
通過交易轟天雷,李信還能夠獲取大量錢財。
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要進行交易,不過東寧城現用的火藥配方,肯定不能交易出去。
就連現在火藥配方生產出來的轟天雷,也要進行些許改變。
現在的火藥配方,采用的是“七成硝石粉、一成五硫磺粉、一成五木炭粉”最科學的配比。
相對來說,威力也是最大的。
而這個配方,只能留著自己使用。
當即,李信將硝石粉、硫磺粉、木炭粉的比例,進行了一些調整。
第二天,李信就將新配方交給了火藥局主事潘易,吩咐他按照新比例進行配制。
而新比例生產出來的轟天雷,也將作為貿易專用款產品。
與此同時,趙秉璋那邊也開始與遼王那邊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