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禮后兵。
禮,有了。
兵,自然也不能少。
獅子搏兔,亦需全力。
這個道理,李信還是懂得的。
因此,在傳達信王府命令的同時,李信還給東寧城那邊發了消息。
命令神機營帶著一部分轟天雷,前來定理縣城外匯合。
既然土匪趙總把頭,聯絡附近大大小小的土匪寨子,合兵一處,那就要慎重對待了。
李信也想畢其功于一役,早點結束剿匪行動,早點能夠回去東寧城。
畢竟,北方草原馬匪還在對東寧城虎視眈眈。
……
定理縣城。
老縣衙內。
趙總把頭捏著手中的信紙,輕輕甩了甩,淡然道:“信王小兒這是想要離間我們啊?
我們要是聽從了信王小兒的反間計,各自打著各自的算盤,那我們就會被信王小兒各個擊破。
這樣的計謀,想要拆散我們,真是可笑!
你們想要投降嗎?”
說著,趙總把頭臉上帶著笑意,從面前一眾山寨大當家的臉上一一掃過。
那些大當家,彼此對視一眼,都沒有說話。
片刻,一名大當家開口說道:“趙總把頭放心,這等反間手段,我們怎么會輕易上當呢?
您就放心吧!
這一次,守定理縣城,我們都聽趙總把頭您的差遣!”
“對!我們都聽趙總把頭您的差遣!”
其他大當家的也紛紛附和道。
“希望大家能夠齊心協力!”
趙總把頭淡然說道。
當即,他開始布置定理縣城的防御。
定理縣城,坐落于一處山間谷地之中,兩側不遠處就是山脈,中間一道小河經過,是一處易守難攻之地。
地理位置,極為優越,是一個好處。
不過,對于官府來說,也是一個壞處。
因為地形狹窄,糧田缺少,再加上天災人禍,百姓生活苦不堪,流民眾多,盜賊群起。
最后,定理縣城被土匪攻占。
而信王就藩東寧之前,東寧省殘存的兵馬已經無力收復定理縣城。
也正因此,定理縣城淪落到趙總把頭手中,已經一兩年之久了!
這一兩年時間,趙總把頭將定理縣城經營的倒有那么一點派頭。
雖然城墻還是夯土城墻,也不高。
不過,在定理縣城兩側的山體上,倒是修筑了許多木制哨樓,充當定理縣城的外圍防御。
也正是靠著嚴密的防御,趙總把頭才不斷兼并其他山寨,發展壯大勢力。
在趙總把頭的一番布置之后,附近的哨樓也都布滿了兵力,嚴密監視著信王大軍的行動。
防御森嚴,這也是趙總把頭信心的來源!
不過,在信王大軍到來的時候,還是讓趙總把頭有些驚恐。
得知王府衛隊的兵力總數之后,趙總把頭才緩緩平復下心情。
“才四五百人嗎?”
趙總把頭哈哈笑了起來,“各位當家的,官軍才四五百人,就想要拿下我們定理縣城,他這不是做夢吧?
咱們弟兄們一條心,那可是有近兩千兒郎!
這一次,就讓那些官軍看看,咱們也不是好惹的!”
“對!”
周圍的大當家,紛紛附和道。
在王府衛隊到來之后,整個定理縣城以及周圍哨樓都加強了防御。
然而這一切,在李信看來,都是徒勞無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