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炕,自然是李信想出來應對寒冬的辦法之一。
在后世一些地方,火炕可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東西。
聽到火炕建好之后,李信忙說道:“走,去看看!”
來到廂房臥室一看,原本擺放床鋪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個新砌成的火炕。
拍了拍后世的火炕,冰涼冰涼的。
“不錯不錯!”
李信開口問道:“試過了沒?燒起火來,試試!”
“好嘞!”
仆人應了一聲,連忙來到屋外,點起了柴火,塞到了炕洞里面。
木柴噼里啪啦燃燒著,沒過多久,火炕已經暖和起來,連帶著整個屋內都變得非常暖和。
“不錯嘛!”
李信贊賞地說道:“已經入秋了,晚上也有些涼。
有了這火炕,天冷就能派上用場了!
很好!”
贊賞一番之后,李信扭頭看著這名仆人,吩咐道:“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
下去之后,領賞!”
“多謝殿下!”
仆人連忙應道。
“對了,”
李信接著叮囑道:“還有件事情,要交給你去做。
這火炕,自然不能只在咱們王府用,你帶領一些下人,組成一支技術隊,前去城內居民點、城外區社里面,給百姓們都傳授一下經驗。
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嘛!
東寧冬天很冷,也要讓百姓們都暖暖和和的過冬。
好好干!
干好了,還有賞!”
“多謝殿下!”
那名仆人連忙應道:“小的一定竭盡全力,不負殿下重托!”
……
有了火炕,只是其中一個辦法。
幸好東寧周圍山林眾多,百姓們進山砍一點木柴,也能夠熬過寒冬了。
不過,李信第二種過冬的辦法,那就要用到煤炭了!
去年冬在王府內烤火的時候,李信就在想著什么時候做一個煤球爐子。
比火盆好多了,而且還能夠做飯燒水,一舉多得。
可惜當時在東寧附近,還沒有找到煤礦。
這個想法,就暫時擱置了。
而現在的東寧,煤炭礦務局那邊每天開采出來的煤炭,數量眾多。
這么多煤炭,除了供應水泥窯、磚瓦窯、鋼鐵廠等使用之外,還有大量的盈余。
這些煤炭,自然也要派上用場了!
在智能科技里面搜尋一番之后,李信找到了煤球爐子的制作方法。
當即,李信吩咐仆人去收集物資。
他準備在王府內,先行試做一個。
等到成功之后,就可以將煤球爐子批量生產了。
到時候,在東寧售賣,還能賺取大利潤呢!
煤球爐倒也簡單,外面鐵殼子里面陶制內圈。鐵殼子和內圈之間,填充隔熱材料,在底盤放置一個鐵網,便于漏灰。
這種煤球爐,在后世李信小的時候,經常用。
一些農家,貪圖便宜,沒有帶煙囪。
不過李信知道,這種煤球爐子在屋內使用,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因此,李信還吩咐鐵匠那邊打造了一個薄鐵煙囪,加裝在煤球爐子上。
燒水壺、鐵鍋,也都準備完畢了。
就連蜂窩煤模具,也已經做好了一套。
“開始和煤,踩均勻了!”
李信站在一旁,指揮著下人們干活。
這些下人們都努力地干著,畢竟他們每個人都想像小王一樣,因為修好了火炕,被王爺賞識、賞賜。
沒多久,地面上的碎煤炭和黃土,已經攪拌均勻。
“來,像這樣!”
李信拿著蜂窩煤模具,手把手地指導著:“用力壓實煤炭,然后在一旁推出來,進行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