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昨天人不太舒服,今天繼續。)
希望號離開曲率航行空間后,出現的地點居然不是預測地點?甚至比預測地點還要遠出了許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事實上,這個情況非常危險,倒不是說別的什么,最關鍵的是無法預測地點航行的話,隨時隨地的胡亂出入,那么很可能下一次航行就會去到危險的境地,譬如直接撞上行星或者去到恒星內部什么的!
這和空間躍遷可不同,曲率航行并不是進入什么異次元,依然是身處于本宇宙之中,是拉動一片空間向前拖行罷了,從本質上來說,依然遵循著本宇宙的所有定律等等,也會撞上任何星球星體。
正因為如此,這也是為什么說人工智能對于二級宇宙文明進入三級宇宙文明如此重要了,沒有人工智能的話,光是曲率航行便會有大危險,而沒有曲率航行的話,二級宇宙文明想要進入三級宇宙文明?那幾乎可以說是癡人做夢。
正因為這種種關系,曲率航行的目的地才會如此之緊要,因為正因為如此,這一次希望號的曲率航行路程,遠超過預期路程,其問題之嚴重不亞于無法空間躍遷,一旦這個問題無法找到根由,那么曲率航行便不可能再次使用。
不過幸好,希望號上承載的是人類文明,而且還是一只有著大量科學家與豐厚科學理論底蘊的人類文明,特別是在親眼看到了真空衰變引發過程與恐怖的情況下,合理的猜測在幾小時后便已經傳到了姚源等希望號高層的面前。
“首先,真空衰變其實只是我們(人類)科學界的一種假設。”
這是大科學家。原地球德國物理學家西勒衛,現在正由他親自在會議廳中解釋著曲率航行的航道偏差問題。
“我們眾所周知的一點,整個宇宙中,所有能級總是自然而然的向著低能級進行躍遷,也可以認為宇宙始終是從有序到無序的一個過程,用各位熟悉的一個字眼來形容,那就是熵而當這種能級達到最低最低時,我們原本科學界所認定的便是目前我們所處的宇宙。畢竟這是有現實依據的,我們現在的宇宙已經穩定存在了無數億年,這種穩定恰好說明了我們宇宙處于最低能級”
當西勒衛說到這里時,下面已經有議員忍不住發話道:“西勒衛博士,我們只想知道希望號的位置為什么會比預計的航程遠那么多?這根本不科學啊。”
“是科學的”西勒衛嘆了口氣道:“任何已發生的事情都是科學的。只是我們可能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罷了,這源于我們的科學認識不足,而并非是科學本身的不足我要說的正是議員先生所提到的問題,因為我們一直的猜測,我們的宇宙正是最低能級,所以才能夠穩定的維持無數億年,但是也有極少數科學家們假設,還有更低能級的宇宙真空狀態存在。我們現在的宇宙不過是所謂的‘半衰期’罷了,就如同鈾的半衰期有數十億年那么久一樣,我們宇宙空間也不過是這樣的一個過程,當時間到來時,我們的宇宙必然會跌落到更低的能級狀態中,而那個狀態就名為‘真真空’!”
“然后便是現實里,我們在詛咒星域確實見到了真空衰變,也即把我們現在宇宙真正跌落到最低能級真真空的那個過程。當然了,對于這一點其實也有許多的分歧,在地球階段時期,我們有科學家預想的這一過程,是一個光速向四周擴散的真真空空間,漸漸的會覆蓋到全宇宙,但是也有科學家另行構想了這個過程。因為真真空到底是什么?那不是所謂的維度降低,不是二維,一維,那是真正的真空,在那里什么都沒有。甚至連空間都沒有,事實上,可以把那里認定為宇宙最初的質點,空間無限小,質量無窮大的一個質點,換句話說”
“真空衰變的過程,可能并非是一個覆蓋全宇宙的巨大球體,更可能是一個吸扯全宇宙,包括吸扯全宇宙空間向其內部的質點,若是如此解釋的話,我們曲率航行的航程變長便可以解釋清楚了因為有極大一部分的空間,因為真空衰變的光速吸扯而消失了,換句話說,不是我們曲率航行的速度更快,航行得更遠,而是我們正在航行的路程變短了!”,“當然了,這在光速以下是無法感覺到的,只有當航行速度超過光速時,才會明確感覺到這種路程變短的感覺”
這樣的答案解釋,雖然不能夠百分之百確認,但是確實是有相當大的道理存在,而如此一來,對于希望號本身也是有利也有弊的,最大的弊端自然是曲率航行時目的地的計算難度增加,但是有利處也是有的,那便是希望號從目前所處位置去到河系邊緣處,所需要的時間可能要縮短許多了,而這正是希望號想要做的在最短時間內離開這個河系,直到空間躍遷可以使用為止!
當曲率航行的討論告一段落后,別的麻煩依然還存在著,事實上,這個麻煩很可能比曲率航行的麻煩更要麻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