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熬到了鎮子上。
這個鎮子很小,沒有官驛,只能住普通的驛站。
王五和趙六熟門熟路地帶著流放犯們進了鎮子,去到最西邊的一間客棧。
這里破敗得甚至不像個客棧,大門掉了一半,歪歪扭扭地靠在門框上,黃泥圍墻上長滿了野草也沒人打理。
但墻角的一大片芍藥卻開得熱情如火,還有薔薇,海棠,杜鵑……
艷麗的花朵跟頹敗的客棧形成鮮明對比,讓人覺得更加古怪。
客棧院子里倒是干凈——干凈得除了土,什么都沒有。
不過院子倒是挺大,六輛車停在后院兒,也不顯得擁擠。
老板娘看上去二十多歲,算不上絕色美人,但眉眼間有一種別樣的風情。
斜斜地梳了個墮馬髻,頭上只簪了一朵粉艷的芍藥,穿了一件墨綠色的袒領襦裙,更襯得胸口一片灼眼的雪白。
王五眼饞地盯了幾眼那片雪白的山峰,湊過去打了個招呼。
老板娘懶洋洋地靠在客棧的門口嗑瓜子,兩個伙計招呼著衙差往里面走,既不算熱情,也不算冷漠。
“怎么就你們倆?趙頭兒呢?”
老板娘的眼神往后掃了一圈,除了一群流放犯,就只有王五和趙六是熟面孔,其余四個衙差只顧著吆五喝六,顯然對于押解的業務并不熟練。
王五故意挺了挺胸脯,端起官架子道:“趙頭兒死在路上了,他的官職由我頂替,以后這隊伍就是我帶——我,王頭兒!”
說完還是忍不住諂媚一笑:“燕娘,現在,我能喝上你的紅螺春了吧?”
燕娘慵懶一笑,把瓜子皮甩了王五一臉:“德行!你當那紅螺春是誰都能喝的?”
王五趕緊保證:“燕娘你放心,這次的隊伍特別好帶——肥雞不少呢!”
這間客棧雖然破敗,但物價一點都不便宜,四人間要十兩銀子一晚上。
不過鍋碗瓢盆和井水都是免費的,無論是柴房還是大通鋪,都留了幾只火盆和木盆,方便流放犯們煮水擦洗。
洛雪瑤依然安排洛家住進三個四人間,上房留給衙差們住。
鎮子上有官兵把守,流放犯們又可以去補給了。
不過轉了一圈,集市上卻并沒有什么好東西,都是尋常的蔬菜、薯類,賣肉的鋪子只有一家,生意慘淡,門可羅雀,更沒有做鹵味和糕點的店鋪。
顧芳想給孩子們買一只糖葫蘆,都走了三條街才買到。
見是這種情況,洛家人也就收了在外面吃一頓的心思,隨便買了點菜,打算回去自己煮,再加上神女空間里那些酒樓的炒菜,也夠吃了。
賣麻餅的倒是有好幾家,見到他們這些流放犯十分熱情,不少人都去買了麻餅,留著路上慢慢吃。
洛青川一個人在鎮子里轉了一圈,再回到洛家的隊伍時,神色有些意味不明。
“這里跟京城百里外那個鎮子一樣,都是流民多了才漸漸形成的鎮子。但是這里離京城更遠,賦稅也更高,所以看上去十分蕭條。”
說完還苦苦一笑,對洛雪瑤說:“小妹,你不是說咱們的雞蛋和牛奶吃不完嗎?你若是不介意價格,倒是可以賣給他們……
方才我跟兩位老婆婆聊天,她們說,她們這里的人,吃一只雞蛋都像是過年一樣……”
洛青玉忽然感慨道:“我一直以為只要沒有外強入侵,百姓們就能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