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雪瑤垂眸不語。
這幾天的事情的確太復雜。
本來打算他們率領五萬起義軍,先攻下冀州,再以冀州為根據地,一路打向盛京。
盛京和京畿的兵全都沒了武器,若是從其他地方調兵,也都比冀州的路程遙遠。
待那些援軍到來,盛京的亂事早已一錘定音。
裴家平反,裴驍登基。
洛雪瑤甚至想過,如果有人覺得裴驍登基名不正不順,她可以拿出先帝遺詔,讓三皇子慕容贏先登基,裴驍做攝政王,洛景然仍然為丞相。
大權依然落在裴驍手里,等過幾年再讓三皇子禪讓就是了。
可是沒想到,幾乎是在忠義鎮發出起義號召的同時,大虞各州都爆發出了農民起義軍。
想來倒也正常。
先帝初期還算是個明君,人到中年就開始求仙問道,整日沉迷于尋求長生不老的仙丹,朝政都是奸臣把持。
賦稅也越來越重,從三十稅一,二十稅一,十稅一,到如今變態的五稅一,三稅一,百姓反與不反斗是死,還不如搏一把。
說不定還能有條生路。
要不然裴驍一揮手,也不會有這么多人跟著一起起義。尤其是那些好容易逃回家鄉的老兵們,要不是苛政逼得人活不下去,誰不想在家里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好好過日子。
可是現在起義軍多了,也是個麻煩事。
洛雪瑤利用萌萌的動物信息網收集到的信息,包括他們這一隊在內,目前大虞一共有十三支起義軍。
其中有八支起義軍,打的都是裴家軍的名號!
如此一來,裴驍的身份反而變得撲朔迷離了。
這些起義軍的口號也都差不多,都是要推翻慕容家族的暴政統治,重新建立一個沒有徭役,沒有重賦,沒有戰爭,人人都能吃飽飯的新的王朝。
起義軍的頭目,有從魚肚子里挖出繡帕的,有從古木上拔出帶自己名字的寶劍的,還有在石頭下面挖出有指向的銅牌的。
反正人人起義都有名目,且大家都是正義之師。
而且無論哪一只隊伍,只要一招手,就有無數百姓跟從。
對慕容家的暴政統治不滿是一方面,更多的也是老百姓們希望打破階級。
畢竟,若是能讀書,當官,誰又愿意一輩子做泥腿子呢?
就連裴驍這支隊伍,喊出的口號不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嘛。
這十三支隊伍的人數都差不多,有的從一個村子起步,一夜之間就膨脹到數千人,兩三天便有了四五萬人的隊伍。
附近的老百姓們全都積極響應起義軍的號召。
這些人僅憑鐮刀斧頭鋤頭等農具,很快殺入縣衙、州府,短短兩三天的時間,大虞便被分割成十幾個小國。
相比之下,盛京反而成了最安靜的地方。
慕容氏的統治,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
跟其他隊伍相比,他們這支隊伍太安靜了。
其他起義軍都在急速擴張,今天打下一個鎮,明天打下一個鄉。
只有裴驍帶的這支隊伍,還在每天發放雞蛋牛奶,教老百姓們種田。
洛青玉見妹妹憂心忡忡,趕忙小聲勸道:“妹妹莫急,等明日我們拿下冀州,咱們的人員和地盤也能擴張!”
洛雪瑤蹙眉搖頭:“我覺得,不那么樂觀。”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