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味道……怎么這么像牛乳?”
師爺也深吸一口氣說:“這是一大鍋的牛乳,里面還加了砂糖,煮沸之后裝進碗里,晾到溫熱,一口灌進肚子里……嘖!這滋味兒,給個刺史都不換!”
溫良恭揉著生疼的肚子說:“可別拿刺史說事兒了,你家刺史上次喝牛乳,還是我中狀元那年,在京城喝的。”
香味兒越來越濃,身后城墻上,將士們咕咚咕咚咽口水的聲音也越來越響。
溫良恭坐不住了,拍拍屁股站起來四處觀望:“話說這到底是誰家在做飯啊?我還有一塊上好的徽墨,要不你拿那個去跟人家換些吃食……”
師爺驚訝:“老爺,那塊徽墨可是你中狀元那年先帝所賜,你要拿御賜之物換吃的?”
溫良恭無所謂地擺了擺手:“跟兩萬多人餓肚子相比,御賜之物算得了什么!”
師爺壓低了聲音,為難地說:“可是,萬一新帝以此為由要治您的罪……”
溫良恭自嘲一笑:“要是讓我手下這些人餓肚子,那我的罪過可要比賣了御賜之物更大!再說了……”
溫良恭的目光投向北方,沉聲道:“洛丞相他們都被流放了,本官這個刺史做不做又能如何?”
師爺深深地看了溫良恭幾眼,壯著膽子說:“老爺,要不咱打開城門,出去吃飯吧?”
溫良恭嘆了口氣:“北城門為了防止起義軍攻打過來,已經三天沒開了……罷了,就算是洛丞相的起義軍過來,也不會傷害百姓。
師爺,讓他們開門吧,讓門外做生意的小販進城來。”
站在高處,溫良恭深情地環顧城內的每一條街道,輕聲說:“若是起義軍真的打過來了,本官獨自前去應戰!”
“老爺,那什么……”師爺指著城外說:“其實,起義軍已經過來了。”
“什么?”
溫良恭的聲音提高了三個八度,趕忙提著袍子往城門樓子上跑。
“這么大的事兒你怎么不早說!眾將士閃開!待本官和他們談……判?”
溫良恭撥拉開兩個將士,探出頭,發現城外的香味兒更濃郁。
現在,在他的城門樓子下面,有一道詭異的風景。
有一隊一百多人的起義軍,舉著旗幟站在距離城門樓子不到五丈遠的地方,支起幾口大鍋,分別做著煮牛奶、煎雞蛋、烤餅、夾饃和菜肉粥。
在每口鍋的前面都井然有序地排著一群百姓,他們手里拿著碗,走過一個個鍋子前面,拿著發到手的菜肉粥和肉夾饃大口咀嚼狼吞虎咽。
看衣裳,都是他冀州的百姓。
有幾個百姓的臉還挺熟悉,街坊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
隊伍里吃得最開心的兩個人,赫然是他爹娘。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