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的平京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氣候,但是皇宮之中的一座宮殿里卻一派清涼之感。
一群宮女內侍在大內總管的指揮下進進出出地忙碌著。
“快,這兒有灰塵趕緊擦一擦。還有這里,這花兒是哪個不長眼的送來的,怎么還有枯葉不要命了是吧?”往日里總是侍候在永嘉帝身邊的陳珙尖著嗓子道:“小公主就快要到了,你給都給我仔細著點。平日里偷懶沒什么,若是惹了小公主不快……”
“是,陳公公。奴婢這就去換來。”一個小內侍連忙搬起地上的花盆就要走。
陳珙看看四周道:“冰可夠用了?不夠就趕緊去內務府領,陛下吩咐了,這永樂宮里的冰不用按例領,公主在北地長大,只怕受不得南邊的炎熱,別熱著公主了。不夠用盡管去內務府要便是!”
“公公放心,永樂宮的冰窖里已經存滿了。”
“這就對了。”陳珙彈彈袖子道:“你們能來這里侍候小公主可都是八輩兒的福分,做人要惜福。小公主高興了,陛下才會高興。”
“是,陳公公。”
陳珙滿意地點點頭,道:“得,你們安心候著,我回去回稟陛下去了。”
陳珙回到永嘉帝的寢殿,寢殿里面卻一反常態的熱鬧。自從來了南方,永嘉帝的脾氣就有些古怪。后宮雖然嬪妃不少,但是永嘉帝從來不喜歡嬪妃來自己的寢宮。就算臨幸妃子也是去后妃的宮中。議事則去御書房或者朝會的大殿。陳珙有些時候覺得,陛下的寢殿反倒是整個皇宮除了冷宮意外最寂寞孤單的地方了。
一走進去,果然看到里面做了一群衣著光鮮亮麗的女子。永嘉帝年紀雖然不小,但是如今后宮嬪妃的年紀卻普遍不大,因為當年后宮的嬪妃全部留在了北方,現在這些妃子全部都是來了平京之后才納的。只是永嘉帝卻再也沒有冊封皇后甚至連貴妃都沒有。如今后宮中品級最高的是賢妃顏氏、麗妃錢氏、如妃安氏三位,最受寵的是鄭修容和玉婕妤。只是后宮諸妃無論品級高低都無所出,高位的妃子們無論受寵與否待遇都不會變,倒是對爭寵沒什么興趣了。后宮之中雖然也有勾心斗角,但是卻比在北方的時候要安穩得多。
今天這些嬪妃們都聚在這里,為了什么陳珙自然是知道的。
襄國公即將迎回小公主的事情如今整個平京大概都知道了,雖然是個公主但是只看陛下這興師動眾的模樣就沒人不知道這位小公主的受寵程度。更何況,就算是公主那也是陛下如今唯一的血脈啊。
若是能在小公主面前賣個好,自然比什么都慣用了。
“陛下。”陳珙走到永嘉帝跟前,低聲道。
永嘉帝看到陳珙,立刻問道:“永樂宮如何了?”
陳珙笑道:“陛下盡管放心,襄國公剛走老奴就開始督促下面的人整理永樂宮了,若還打理不出來,那就是老奴的罪過了。老奴方才又親自去看了看,一應都好。”
永嘉帝點點頭道:“你做事朕放心。看看時間…你說朕是不是該去宮……”
“陛下,萬萬不可。”陳珙哪里會不知道永嘉帝想說什么,連忙低聲勸道:“陛下縱然是舔犢情深,但是公主畢竟是晚輩,如何能讓陛下親自去迎。若是傳出去,對公主只怕不好。”
永嘉帝頓了一下,皺了皺眉道:“那些老學究,這般多事。朕和卿兒是父女,哪里來的那么多講究?”
陳珙心中暗嘆了口氣,誰說不是呢?這幾天為了公主回來的事情,朝堂上就不知道爭吵了幾回了。只是陛下這次難得的強硬,眾臣自然也不愿意為了個公主跟陛下硬杠。反正也不是什么關乎國家的大事,公主又不能繼承皇位。到底是陛下唯一的血脈,若是真不給陛下面子,天子一怒也不是那么招架的。
只是那些人雖然妥協了,只怕心里還想著挑小公主的刺耳呢。永嘉帝原本還想要眾臣出城迎接,被身邊的人好不容易勸住了。最后才只拍了吏部和宗人府和宗室的兩位在京的王爺王妃去迎接。
“啟稟陛下,公主殿下進宮門了。”一個侍衛飛快地進來稟告。
永嘉帝大喜,“快!快移駕大成殿!”
坐在守衛的賢妃起身笑道:“陛下,不如臣妾們去迎一迎公主吧?”雖然她們都算是公主的母妃,但是公主畢竟是皇后所出的嫡女,位比親王。千里歸來,她們出去迎接一下也說得過去。
永嘉帝看了看賢妃,有些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你們也算是長輩,到大成殿外面去看看就行了。卿兒年紀小,你們以后要好生照顧她。”
“是,陛下。”眾嬪妃起身應道,躬身退了出去。
楚凌跟在襄國公身邊一路往宮中走去,跟在她身邊不遠處的是兩位在京城的郡王,都是永嘉帝的堂兄弟。他們的封地在北方,如今北方沒了他們的封地自然也就沒有了。逃到南方之后只能一直住在京城。在前面引路的是吏部和宗人府的官員,君無歡進了平京就跟她們分開了,并沒有跟著一起入宮了。
平京的皇宮原本是行宮,雖然南渡之后大肆修建過但是無論面積規模還是氣勢都遠不如上京的皇宮。楚凌更是見慣了各種宏偉建筑的人,這點小規模自然是鎮不住她。
看著楚凌一派淡然的模樣,兩個王爺倒是都有些詫異。畢竟聽說這位小公主早些年一直生活在浣衣苑,這幾年流落江湖日子只怕也不會好過。別說是這樣的小姑娘,就是他們這些王府小郡主,除了還不懂事的,頭一回入宮面圣也是難免要緊張的。這一位看著倒是真淡定。
旁邊的襄國公見狀,心中隱隱有幾分得意,心中暗道:“你們若是知道小公主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只怕下巴都要下掉了。”
一行人剛走到大成殿外面,就看到往日肅穆的大成殿外面竟然站著一群衣袂飄飄年輕美貌的女子。楚凌有些詭異地發現,這些女子竟然遠遠地就對自己露出了慈愛的笑容。也難為她們竟然能在這么遠的距離準確的將笑臉拋給她了。
剛走到大成殿外面的石階下,就看到兩個官員和幾個內侍捧著明晃晃的絹帛從里面走了進來。
“宣旨!”
“臣等跪接圣旨。”大成殿前,眾人齊聲應道。楚凌只得跟著襄國公一起屈膝跪了下來,這些日子襄國公帶著的人也教過楚凌天啟女子的禮節,楚凌素來悟性極佳,除非是故意否則幾乎沒有學不會的道理。所以才短短十多天,天啟宮廷女子的禮儀在她做來竟然也已經是渾然天成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次女者,乃朕與莊穆皇后嫡女。宛柔聰慧,仁孝才明,淑慎惠和。今承天之佑,安然歸來,朕心憐之。特賜封號”神佑“,以謝神明,以佑吾兒安康。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咨爾神佑公主,朕之帝女,孝惠成性,明儀端肅,特賜食邑三千,品級禮儀皆與親王同。賜親衛三千,護佑公主左右。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神佑公主歷劫歸來,賜黃金一千,白銀兩萬,珍珠十斛,碧玉……賜陛下隨身玉佩一枚,以玉佩可換陛下詔書一封。欽此!”
“叩謝皇恩。”
接連三道圣旨,無論是大殿外面的還是大殿里面的人都被震得頭暈腦脹。對北晉朝堂上的大臣們來說,知道二公主找到了這個消息滿打滿算其實也還不到一個月時間。永嘉帝這次顯然是費了不少心思,一直到襄國公去了北晉才透露出來這個消息。但是小公主在哪兒,這幾年在做什么,又是怎么找到的等等一概不說。而且態度強硬的通知禮部宗人府和欽天監為公主選擇封號。
最后,禮部呈上去的封號永嘉帝還不滿意,如今這封號還是永嘉帝自己定的。
朝臣們并不想為了一個小公主跟皇帝治氣,畢竟如今對天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小公主如何而是要從宗室中選擇一個皇嗣出來,畢竟永嘉帝年紀已經不小了而且身體也并不太好。但是永嘉帝對此極其的不配合,倒是這一次隱隱透露出幾分意思。只要朝堂上不干涉小公主的事情,皇嗣的事情還是可以商量的。
只是,即便是如此在朝臣眼中,永嘉帝對小公主的賞賜還是有些過了。
公主封號沒問題,但是食邑三千,位比親王還能擁有親衛?這哪里是位比親王,這是除了不用就番就已經是個親王了啊。更不用說最后那個,什么叫以玉佩可換陛下詔書一封?這等于給了公主一道空白的詔書啊,誰知道那小公主會拿來填什么?
永嘉帝的表現無一不說明了,陛下對這個從北地歸來的小公主的重視。
楚凌也有些驚訝,連續三封詔書確實說明了永嘉帝對楚卿衣這個女兒的重視。楚凌并不是剛來到這個世間還什么都不懂的時候,她自然知道永嘉帝的后兩份詔書對朝中大臣的沖擊。天啟的公主與前朝不同,公主沒有食邑,從小養在宮中,長成之后賜予封號和大筆嫁妝嫁入權貴之家或和親。基本上就是皇家千嬌百寵養著的金枝玉葉,美則美已,基本上沒有什么自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