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就是軍政府從自己立場考慮問題的結果,從中立角度來看,還不能說蘇丹軍政府就一定是錯的,軍人向來是最為反對國家分裂勢力的力量,雖然不是全部但大體如此,南蘇丹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一年來被蘇聯生物學家灌輸了蘇丹本身條件很好,只要稍微發展一下就能成為一個不弱的大國等論調,這種論調讓蘇丹軍方深信不疑,是的,蘇丹的基礎條件非洲第一,本來就應該是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手里握著蘇丹軍事力量的將軍們就是這么認為的,一年來蘇丹在農業上的進展也說明了蘇聯科學家說的一點錯沒有,取得的成績更加讓將軍們充滿了底氣。簡單來說,膨脹了
既然今年已經取得了大豐收,說明蘇丹就像是蘇聯人說的那樣,既然基礎條件這么好,那明年應該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從軍方的角度考慮,首先就是強軍然后消滅南方的割據勢力,把南方的黑人干掉蘇丹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非洲第一領土大國,不然這個領土第一就只能是從紙面上說的。
這個發展思路,其實要從冷戰歷史上尋找差不多的國家,應該是和越南人冷戰期間的發展模式差不多。越南可以說是中蘇一手援助起來的,但本身越南在經濟上的成績并不好,甚至遠遠不如同時期的朝鮮,蘇聯援越項目種類來看,帶有濃重救濟性質。其中提供數量最多的是石油,高達五百萬噸;其次是糧食,四百五十萬噸;此外還有一億米布匹一則笑話說,黎筍向勃列日涅夫請求援助,勃說:沒有物品了。請自己勒緊褲腰帶。黎筍說:請給褲腰帶。
像是蘇丹現在這種先滅了南方,然后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蘇聯援助上。指望蘇聯提供武器彈藥支持蘇丹軍方血拼,對此謝洛夫只有一句話評價,“想得美”
就算是從國際主義上蘇聯也沒有這個義務,蘇丹又不是社會主義國家,要是蘇丹是共產黨執政倒是可以考慮一下。可阿布德將軍的軍政府沒有讓蘇聯這么下功夫的意愿。蘇聯援助越南從經濟上就是賠錢買賣,之所以愿意這么做是因為美國深陷越南泥潭比蘇聯損失更大,美國又沒有來揍蘇丹,蘇聯為什么要輸血給蘇丹?
援助一個毫無工業基礎落后國家就是無底洞,尤其不能援助一個還自我感覺良好認為這樣還不錯的國家,蘇丹必須有基本的工業能力,哪怕是輕工業的能力,也不能變成大農村。不然這個援助成本就太大了。
所以謝洛夫沉默了一下考慮到目前國內的舊武器庫存,決定原計劃不變。繼續發揚國際主義精神道,“這樣吧,阿布德將軍我已經明白了你的意思,蘇丹軍方的升級武器的計劃就交給我們負責,同時對輕工業的扶持不變,解放南蘇丹和發展國家是完全可以同時進行的,你們北方的政府人口是南方的兩倍,在打仗的同時完全可以繼續完成蘇聯的工業支援項目!為了幫助蘇丹有管理方面的人才。我認為蘇丹可以挑選一批軍官或者品學兼優的人去蘇聯學習,”
“謝洛夫將軍。謝謝你們蘇聯對我們國家的支持。”謝洛夫的大度大出這位蘇丹革命委員會主席的預料,本來他以為只能在工業援助和軍事援助之中選一個,畢竟面對一個超級強權的蘇聯,而且還需要蘇聯的支持收復南方,所以不愿意造成獅子大開口的印象。
早知道是這樣,談判的那天謝洛夫就應該用梅辛教他的感知能力感知一下阿布德將軍的想法。這樣也就不會出現胡思亂想的情況出現了。之所以堅持繼續進行原定計劃的援助,而不是對越南這種救助性質的援助,完成是從成本上考慮,倒不是多么為蘇丹著想。
一個完全沒有任何基礎的國家,蘇聯的援助進來也改變不了什么東西。不但要援助各種輕工業設施,還需要一條鐵路作為蘇丹的樞紐聯通北方的埃及,相信作為把蘇丹糧食運出去的通道,尼羅河作為蘇丹交通的地位不而喻,但運力還是略有不足,這點謝洛夫知道、阿布德將軍知道、納賽爾也知道。
閑聊了一段時間謝洛夫就離開了阿布德將軍的官邸,就像是一個國際主義戰士一樣讓阿布德將軍等著自己的好消息,讓這位蘇丹軍政府的領導人不禁感嘆,真是好人啊
好人這個詞謝洛夫絕對是當得起,一條鐵路可以讓蘇聯把蘇丹的糧食云出國,北方的糧倉只能解決今年的問題,要想每年都吃到蘇丹的糧食就必須要這樣一條鐵路。讓蘇丹學生去莫斯科留學,去的時候是一群懵懂無知的熱血青年,回來的時候就可能變成無產階級革命者。蘇聯的環境吸引美國人可能比較困難,但吸引這種交通靠走通訊靠吼的國家人民簡直不要太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