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想著,周氏看著宋青苑的目光就變了,帶上了罕見的慈愛。
“苑兒,你跟奶說說這個草帽是咋做的?”周氏放低了聲音,溫和的說道。
周氏自認的慈愛之色,宋青苑卻驚起一片雞皮疙瘩。
老太太今天這是轉性了?
在原主的記憶里,除了遠嫁的小姑姑。
周氏可從來沒用過,這么和藹的態度對過別人。
這個別人也包括宋家的老爺子。
“奶,這個做法很簡單,就是先把麥稈跑軟,然后掐大約七八米長的辮子。”宋青苑說道。
當時李氏做了差不多九米,她試做的時候,剩下了一段。
“把辮子上鍋蒸,壓扁了縫起來,就是草帽了......”宋青苑把草帽大致的制作方法跟老太太講解了一遍。
“會掐七股辮子就不難,我娘都能學會。”
宋青苑偷笑,在老太太眼里,她娘就是蠢的代表。
周氏一聽,果然神色放松了,她剛還怕不好學呢。
“那行,吃完晚飯,咱們全家就學,做出來你就拿去賣。”周氏輕松的說著。
宋青苑思索了會兒,道,“奶,掐辮子很好學,做起來卻并不容易。”
“我這個草帽用了七米長的辮子。”
“大人帶的差不多要用八米的。”
“以我娘的手速,一個時辰(現代的兩個小時),才能掐八米。”
“一天也就掐四五根辮子,若是做成草帽,還要蒸鍋,壓扁縫起來。”
“還要給帽子添加好看的花,蝴蝶結,彩帶之類的。”
“這樣一算,一個人一天也做不了幾頂草帽。”宋青苑說道。
周氏沉思了下,“一人一天做三個就不少了。”
“這回能掙上不少錢呢。”
如果按十文一個賣,三個就是三十文。
全家都做的話,一天就能賺上百文。
一天上百文,她就是睡著都能笑醒。
就是賣的便宜點,也能賺到不少。
宋青苑搖搖頭,老太太還是太天真,“奶,這個草帽做法簡單。”
“像我三叔那樣擅長編東西的,琢磨琢磨就能學會。”
“我們可能今天剛拿出來賣,過不了兩天就被人學去了。”像花籃,香囊就是很好的例子。
周氏嘆氣,草帽好學,就代表著別人也能學會。
“那你說咋辦?”周氏問道。
“我們先做上一批,一起賣。”
“等別人學會了,我們已經把錢賺的差不多了。”
周氏點點頭,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那你說做多少?”
宋青苑笑道,“奶,光咱們家的人做肯定做不了多少,還浪費時間。”
“我是這么打算的,咱們請村里人來幫著掐辮子。”
“一根辮子咱們給一文錢。”
“辮子收上來后,咱們再把辮子做成草帽。”
“花錢收啊?”周氏遲疑,“這得花不少錢吧......”
“奶,你得這么想,辮子收上來的越多,咱們掙得就越多啊!”宋青苑勸道。
“你打算收多少?”周氏問。
宋青苑正色道,“越多越好,有多少收多少!”
“太多了,那要是賣不出去......”周氏緊了緊手指,“家里現在沒啥錢了,只有你爺拿回來的工錢。”
“那是留著給大郎科考用的,要是賠了......”
“不行,這事太冒險了,得找你爺回來商量商量。”--上拉加載下一章s-->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