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十年,去邊關服兵役的鄭義回來了。此消息像張了翅膀一樣,迅速在宋家村傳開。
宋家村人,包括鄭義的母親鄭婆婆,全都以為鄭義早已戰死沙場。
誰能想到,十年沒有消息的人,突然就回來了。
還是全須全尾的回來了。
最高興的莫過于鄭婆婆,其次就是四郎的小弟,狗剩(也是狗蛋)。
狗剩原名叫做狗蛋,奈何一場大病,鄭婆婆為了留下他,小名就改成了狗剩,是連狗都不吃的意思。
這樣才能被剩下。
究其原因,就是老人覺得賤名好養活。
狗剩此時正和四郎穿梭于宋家正院,你追我趕,玩的好不快活。
“狗剩啊......”李氏喊著,“你大伯咋回來了?別是當了逃兵?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聞,狗剩奔跑的腳步,停了下來。
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怯怯的看過來,聲音細的像蚊子,“大伯說是退役,不是當逃兵......”
“呦,不是逃兵啊......”李氏咋乎著,“你大伯還活著,為啥不給家里來信?整的你奶和村里人,還都以為你大伯沒了......”
狗剩搖搖頭,“我不知道......”
“你這孩子......”李氏嗔怪著,“家里回來人,那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問問。”
“娘......”四郎在一旁喊著,“狗剩才六歲,他知道啥!”
“你也才七歲,你咋啥都知道呢!”李氏撇嘴,她已經知道,貪污那事是四郎露出去的。
這個小奸細,李氏狠狠一剜。
四郎毫不在意,得意的道,“我聰明唄!”
反正他們二房,他姐當家,他娘不好使。
李氏眼睛一翻,“還不是隨我......”說完,又帶著八卦勁看向狗剩,“狗剩啊,你大伯在邊關這么多年,就沒攢下點啥銀子?”
狗剩搖搖頭,“我不知道......”
李氏一剜,“你咋啥啥都不知道呢......”
知道在狗剩這里,打聽不出來什么內容,李氏也沒再問,出了門,直奔春來嬸家。
春來嬸天天在村里,東家長李家短的,知道的肯定比她多。
而她,好奇的很。
............
立冬已過,天氣一天比一天涼爽,宋青苑穿上了一層薄薄的夾襖。看著又明顯短一截的袖口,宋青苑嘆氣。
小孩長身體就是快。
去年剛做的衣裳,今年又不能穿了,好在周氏已經緊鑼密鼓地為她置辦新衣。
要不了幾天,她就有新的棉衣可以穿了。
“算算時間,二哥和三叔已經出去了半個月,也不知道怎么樣了......”宋青苑念叨著,不僅有些擔心。
二郎第一次出門,去的又是臨近邊關的地方,不要遇到危險才好。
“我也想我爹了......也不知道他們啥時候能回來?”宋青茉的眼里閃過期待。
“再有半個月,應該差不多了......”宋青苑估摸著。
按照吳三爺的行程,他們肯定是要在河水結冰之前,趕回來的,不然今年他就要在榆林縣滯留。
倆人隨意的聊了幾句,宋青茉就去寫大字,最近她的學習進度很快,簡單的字,已經認的差不多了。
宋青苑則是去了作坊,看看拼圖的制作情況。
這次進了作坊,明顯感覺不一樣了......
每個人看著她的時候,都帶著敬畏。
雖然之前也很恭敬,也會口口聲聲的喊著她東家,可心底里,未必沒有把她當小孩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