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苑的信傳出去半個月,蕭景鐸就帶著人到了。
這次來的不只是錦衣衛。
還有府里,縣里的很多官員,以及專門負責農業方面的官員。
坐著轎子,跟隨在其后。
宋老爺子也在其中。
“各位大人,前面就是我們家的玉米地,請跟我來......”
宋老爺子微微頷首,在前方帶路。
“駕!”蕭景鐸一夾馬肚,奔了過去。
這里他已經來過,找得到路。
片刻,出現在宋家的地頭。
“吁!”拉近馬韁繩,馬瞬時停了下來。
翻身下馬,站在地頭。
眼睛看向金燦燦的玉米地。
微風吹過,玉米的葉子此起彼伏,像大海中的浪花。
處處散發著豐收的喜悅。
長勢不錯!
蕭景鐸暗暗點頭。
這個時候,宋老爺子帶著其他官員也到了。
官員們,紛紛下轎。
進入玉米地,收手掰開玉米皮,看看成粒如何。
如此連續看了幾株。
“還不錯!”一個從京城來的農官說道,“若按這個長勢來看,一畝地產個四百多斤不成問題。”
“你們縣里的平均玉米產量是多少?”官員看向陸縣令。
陸縣令拱了拱手,“榆林縣玉米的畝產量是一畝地四百二十斤左右!”
官員點了點頭,看向蕭景鐸。
“蕭大人,這么一看,玉米晚收,并不會影響產量!”
蕭景鐸沒說話。
走進田地,掰下一株玉米。
扒掉皮,仔細打量,“現在可以收割嗎?”
“可以......”宋老爺子略微一猶豫,“只是在等兩三天,讓上面的粒在干干,出出水分,能更好一些!”
“可以!”蕭景鐸點頭,“冬小麥什么時候可以播種?”
“玉米收完,翻整土地,施上肥就可以種。”宋老爺子恭敬地答著。
翻整土地,施肥,人手足夠,兩三天足以。
玉米晾曬,脫粒,比較慢。
這樣......
蕭景鐸想了想,“三天之后,我再過來!”
“收割的時候,多加人手,以最快的速度把地整出來!”
說完,蕭景鐸騎上馬。
帶著大批人馬又浩浩蕩蕩的離開地里。
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宋里正帶著人趕到的時候,一群人已經沒了蹤影。
“祖德,我聽村里人說有官兵,來了你家地頭,這是咋回事?”宋里正詢問道。
宋老爺子走了過來,“朝廷的人,過來看玉米的,已經走了!”
“是好事!”
“大家別擔心!”宋老爺子說著。
眾人松了一口氣。
是好事就成,老百姓最怕的就是惹上官員。
宋里正看了看金燦燦的玉米地,眼里說不出的復雜和羨慕。
當初他還勸說來著。
好在祖德一意孤行,沒聽他的。
“你家這玉米地,看這長勢,出個三四百斤,不成問題!”宋里正估摸著。
“嗯!”宋老爺子點頭。
都是老莊稼把式,這些他也看得出來。
“那功勞......”宋里正道。
宋老爺子搖頭,“玉米還沒收!”
“冬小麥也沒推廣......”
“具體啥時候能下來,我這心里也沒譜......”
“更不知道,朝廷能賞賜啥!”
要是賞個幾百兩銀子,宋家這一番就算白忙乎了。
畢竟,現在的宋家不缺銀子。
宋老爺子不由得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