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令說不出話。
錦衣衛直接受命于當今天子,不需要通過任何人,就可以把消息直達天聽。
若是這個老匹夫,直接給錦衣衛遞折子......
真傳到皇上那......那他好不容易保下的官位,豈不是又要被擼下。
趙縣令陷入兩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
書房內陷入一片寂靜。
宋老爺子也不著急,徑直走到一處椅子處坐了下來,給自己倒杯茶,安靜的等待趙縣令著思考。
片刻趙縣令抬頭,“原來宋縣丞有當今錦衣衛撐腰,難怪如此有恃無恐,底氣十足,失敬,失敬!”
“好說!好說!”宋老爺子抬手回禮。
訊問道,“大人考慮的怎么樣?”
趙縣令微微一嘆,“剛才的事,就按宋縣丞的意思來辦,衙門的庫存銀子拿出來賑濟百姓,不夠的本官來補。”
“如此,宋縣丞可還滿意?”
宋老爺子站了起來,躬身道,“縣令大人體恤災民,自掏腰包為百姓賑災,是咱們榆林縣百姓的福氣,宋祖德帶百姓謝過大人。”
............
榆林縣發水,新任縣令大人自掏腰包解百姓疾苦之事,很快在縣里傳遍。
縣衙門口。
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全是受災百姓前來領取補給銀。
“排好隊,排好隊,一個一個來,不得謊報數目,我們這都有記錄,要是被查出來,取消補給。”
幾名官差大聲喊著,在衙門口維持秩序。
衙門前,陳主簿帶著官吏坐在桌子后面一一記錄。
“如何了?”趙縣令問道。
“回大人話。”陳主簿站了起來躬身道,“大部分百姓已經領取了補給銀,還有一小部分,抓緊時間,天黑之前就能完成。”
“如此甚好!”趙縣令點頭,故意催促道,“快快把銀錢發到百姓手中,保證百姓正常的衣食住行。”
“務必讓百姓安心!”
“是大人!”陳主簿應著。
周圍百姓聽見,爭先恐后的跪地高喝,“青天大老爺!”
“青天大老爺!”
“好官!好官!”
“咱榆林縣又來了個好官!”
“謝謝大老爺!謝謝大老爺!”
“萬民之福,榆林縣百姓之福......”無數百姓為趙縣令歌功頌德。
趙縣令抬手,安撫百姓躁動的情緒,“父老鄉親們放心,只要本官在榆林縣一日,就會為本縣百姓造福。”
“這些事算不得什么,都是我們這些朝廷命官應該做的,本官寧可自己少吃少喝餓肚子,也不能讓我治下的百姓受苦!”
“不能讓百姓挨餓!”
話音一落,又是一番贊嘆聲,“縣令大人清正廉明!”
“縣令大人體恤百姓疾苦!”
“縣令大人是難得的好官!”
“是我榆林縣百姓的福氣!”
趙縣令滿意的笑笑,裝腔作勢的扶起手邊的百姓。
“哎呀!快請起,請起!”
“本官既是父母官,就該為民請命,這是本官該做的,當不得感謝,眾位父老鄉親請起。”趙縣令一揮手。
接著,又是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說到口干舌燥,便脫口公務之辭回了縣衙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