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
雨水漸漸少了起來,河面恢復平靜。
吳三爺帶著吳堯離開榆林縣,回了南方。
二郎也帶著商隊去了北方,開始新一輪的散貨進貨。
宋家上房內。
五郎已經五個月大,學會了笑。
此時,他正蹬著小腿,躺在宋家炕上,被一群人圍著,逗弄著。
“五郎,五郎來笑一個!”
“瞧我們五郎的小臉多白,胖嘟嘟的,長大又是個四郎,小貪吃鬼!”
“奶!弟弟什么時候能說話?”宋青茉問道。
“呦!這可早了!”
周氏想了想,“當初四郎過了一生日多才能冒出一個字,你們也差不多,五郎不也得那時候啊!”
“不能!”宋青苑勾了勾五郎白胖胖的小臉。
“咱們五郎吃的好,說話肯定比別人早!”
古代的小孩和現代的小孩比不了,現代的營養跟得上,七八個月發音是常有的事。
不過現在他們宋家條件好,五郎從生下來就被慣養著,肯定要比他們發聲早。
“小五郎快快長大,長大后讓四郎帶你玩。”
“苑兒姑娘,陸公子來了。”這時,大奎媳婦推開門笑道。
“陸明軒回來了!”宋青苑露出驚喜之色。
“我這就出去。”說完飛快的跑出了上房。
宋家院內。
陸銘軒伸開手笑意盈盈,似乎要把飛奔過來的宋青苑抱住。
哪知宋青苑到了跟前,腳步一頓規規矩矩的站住了,眼里的笑意燦如星河。
“你回來了?”
算算時間,陸銘軒已經走了兩個多月。
這段日子他們各忙各的,倒是少了書信來往。
“回來了!”陸銘軒點頭。
“去了一趟京城,順便考了個鄉試。”
“嗯?”原來是參加科舉了,“成績如何?”宋青苑問道。
陸銘軒帶著少年人的驕傲,伸出一根手指,“第一解元公!”
“恭喜!恭喜!”宋青苑立刻道,“陸銘軒你真棒!”
“咳咳!”陸銘軒不自然的清了清嗓子,一抹紅泛上耳根,“還好吧,也……也不是很厲害。”
“這還不厲害!”宋青苑瞪大了眼。
“這可是解元呢,咱們大齊一共才多少個解元,等于你高中進士的日子不遠了。”
鄉試第一,會試得中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
“要不要一鼓作氣,明年直接參加會試?”
“嗯!”陸銘軒點頭,“我是有這個意思,不過具體的還要跟外祖父,父親商量一下。”
“他們可能不希望我這么早就入朝為官。”
今年不過才十八歲,明年十九,這個年紀入朝,在為人處世方面難免欠缺了些經驗,不夠老道,家里人害怕他遭了算計,反而害了他的前程。
“等兩年也可以。”宋青苑點頭。
“正好伯父升了知州,接觸的人多,見識的面也廣了,你跟著學習學習,對于你以后當官有好處。”
“你真聰明!”陸銘軒胳膊抬了抬,很快背過去,總覺得手有些發癢。
看著宋青苑烏黑的頭發,很想上去拍一拍。
“咳咳!”
“對了,這次回來給你帶了很多禮物,六子,快把東西拿過來。”陸銘軒轉頭吩咐著書童。
然后又對宋青苑道,“送苑兒的,奶奶的,伯母的,還有你姐姐妹妹們,都給你帶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