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說到這里,三位大師臉上露出抱羞之色,支支吾吾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才一咬牙道,“不知、不知道宋農女……每開光一件、物件……能捐多少香油錢?”
了空和尚一字一頓,吞吞吐吐的,終于把心里想說的話,問了出來。
說罷,整個人松了一口氣。像完成了一場重大的使命。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什么得道高僧?
什么地位斐然?
這全是宋青苑對他們的夸獎之詞,過其實。
其實他們三人心里明白,華音寺只是一間小破寺廟,香火不旺。
眾位僧人,小沙彌,只能勉強維持溫飽,有的時候甚至要餓肚子。
若非如此,他們也不會通通快快的,就把寺廟借出來,給普惠大師舉辦普法大會。
更不會于今日硬著頭皮,拋去面子,來參與這開光的買賣。
還舔著臉的提出了……香!油!錢!
說是香油錢,實際上不過是他們的工錢。
這么說,只是好聽一些,扯了一塊遮羞布罷了。
可當他們抬起頭,看到宋青苑臉上只有正色,并不鄙視之意時,仍然松了一口氣。
只見宋青苑伸手一指,指向已經擺放在桌子上的一個盒子。
開口道,“這些物件,就由三位大師幫忙開光。”
“待賣出后,根據不同的價格,苑兒將為華音寺捐贈五十文,到一兩銀子不等的香油錢。”
“不知三位大師覺得如何?”
在生意上明碼標價,這是經商的第一要素。
宋青苑會看不起,向窮苦百姓化緣的和尚。
卻絕對不會瞧不起,想要自力更生之人。
例如華音寺眾位僧人,
聽了宋青苑的話,三人喜不自禁連連點頭,“可以!可以!就依宋農女所!”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對視,臉上是毫不掩飾的喜意。
五十文到一兩銀子,這個價格,出乎他們的意料。
華音寺并無名氣,他們也只是普通的僧人,他們所開光之物能不能有效果,連他們本人都不知。
卻不曾想,宋青苑對他們如此有信心,開出了這么高的價格,真真是……三人不知如何是好。
只能笨拙的,訴說著感激之情。
“多謝宋農女信任,貧僧三人必竭盡所能,為物件開光。”
尋常百姓家一年所需,也不過是幾兩白銀,只要他們三人把這筆“買賣”做下來。
宋青苑所添的香油錢,就足夠維持華音寺的運行,不至于讓寺廟繼續落魄下去。
若是還能有兩分余錢,他們或許還能把寺廟修繕一番,猶未可知。
三人眼中,從新燃起希望的光,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如此,就麻煩三位大師了!”
宋青苑一點頭,吩咐紅袖帶著玉器店的伙計,拿著東西,跟三位大師一起,回華音寺進行開光一事。
送走了三人,楊云晴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笑容燦爛。
“真沒想到,三位大師開光的價格,竟然這么……”
楊云晴話卡在嘴邊,眼睛不經意的掃過了普惠大師,連忙轉口,“這么……這么……”
楊云晴左思右想,終于道,“這么實惠!”
楊云晴捂住嘴,“咯咯”直笑。
她還以為請和尚開光,要增加不少預算。
誰曾想到,普惠大師介紹的這幾人,都是忠厚老實之輩,價格相當公道,真真是好和尚!
楊云晴暗暗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