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說的對!”
大郎也豁然開朗。
“即使怠慢了,去認錯便是,何須糾結。”
倆人相視一笑。
隨后,大郎,三郎,宋青苑兄妹三人,便來到了書房。
聊起了林祭酒,邀她去家中做客一事。
宋青苑道,“我已拜見過太后娘娘,國子監宣講也已完畢,諸事皆了。”
“待等改日,去拜訪過林大人后,便開始準備啟程,返回榆林縣。”
“這么早!”
三郎蹙眉。
接著,便把自己的打算,說與宋青苑聽。
原來此時,因宋青苑風頭正勁,大郎,三郎兩兄弟,也被連帶著小有名氣。
他們便打算一鼓作氣,把聚友軒開到京城。
“苑兒,你在文人學子中已有威望。”
“若是順勢開辦聚友軒,為學子提供一看書之地。”
“必會使威望加深,形成一定的影響力。”
“也會打響聚友軒的名頭,從而讓更多的學子,了解到聚友軒。”
三郎分析道,“時機已然成熟,此時不開,更待何時。”
“確實!”宋青苑點頭。
趁著她正風光時,一鼓作氣開辦聚友軒,不到省去了宣傳。
也能加深她在學子心目中的位置。
確實一舉兩得。
比開如意齋更合適。
“所以,苑兒,你要不要考慮一下,再留一段時間?”
大郎,三郎見宋青苑心有所動,便出聲詢問。
宋青苑眉頭緊鎖,“讓我再想想吧……”
她們離家已有段日子,雖有些思鄉,可于她而還不算什么。
畢竟在現代,很多大學生都是在外求學,每隔四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她早已習慣。
就是沈碧青那邊……
宋青苑猶豫著道,“二哥,二嫂成親不久,正是情誼濃時。”
“我不好讓她在京中一直陪我。”
尤其是之前,沈碧青南下,二郎陪她去府城,兩人已經分開一段日子。
后來好不容易回到宋家,才相聚沒幾日,沈碧青便又陪著她來了京城。
可以說是聚少離多,時間一長,她怕于兩人感情不利。
哪怕不會如此,她也不好意思,總叫人家兩個小夫妻分開。
“苑兒說的對,是我們考慮不周了。”
三郎連忙接話,“那既然如此,你便同二嫂回去吧。”
“京中這面,我們斟酌著辦。”
聞,宋青苑并未馬上回答,而是拄著腮,陷入了深思。
直到過了好久,才道,“曾經二皇子提起,要與咱們的合作,在京中合辦聚友軒的事,被我以語驚退。”
“可如今,咱們再把聚友軒開到京城,怕是那位二皇子心里,會不是滋味。”
儲位之爭撲朔迷離,在這個時候得罪二皇子,實在不智。
宋青苑亦不愿意。
“即是如此……那聚友軒……便作罷吧!”
大郎,三郎甚是惋惜。
可他們也知道,以宋家現在的勢力,無法去頂住一個皇子的壓力。
畢竟,在這里無論什么時候,都是皇權至上。
“那到也不必……”
宋青苑搖頭。
“聚友軒方便的,是天下寒門學子,若是冒然放棄,確實可惜。”
“不過,我們不妨換一種……”
宋青苑的眼中,閃過狡黠之色。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