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蹴而就,急功近利。”
宋青苑清脆的聲音,在室內響起。
心中又不經意的回憶起了,曾經看過的那篇歷史文,是關于張居正此人的。
這個人在歷史上,后世對他的褒貶不一。
他是有名的改革家,政治家。
他沉裁冗吏,暢通政令,改革漕運,鞏固海防和邊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特別是“一條鞭法“的實施,很大程度上遏止或減輕了土地兼并,增加了稅收,使國庫充盈。
可以說,張居正改革,保了大明幾十年的太平。
可是當他身死后,卻禍及子孫,落得滿門抄斬的結局。
宋青苑不知,陸銘軒手里的那份土地改制的政令,與張居正變法,是否相似。
但對于封建朝廷來說,改革,革新,便是對所有舊勢力的沖擊,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宋青苑總結了,張居正變法失敗的原因,寫與陸銘軒,望其參考借鑒。
避之!改之!
“對上位者敬之!重之!”
“無論何等理由,不得忘記身份,忘記尊卑,需謹記。”
宋青苑一邊踱步,一邊娓娓道來。
在她看來,張居正變法之所以會失敗,除了明朝本身爛到根外。
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其對小皇帝的管教太嚴格,帝甚厭之。
小皇帝才會在其死后,清算張家,甚至廢除變法。
若其為帝師時,能慈愛對待,尊尊教導,師生相合。
張居正也未必,會落得那般結局。
小皇帝若在其死后,能頂住壓力,破釜沉舟,實施變法,挽回民心。明朝或許有救。
再不濟,也能延緩其衰亡的命運。
“二,寬以待人,左右逢源,聯合同僚……”
“三,約束己身,不可得意忘形,失了分寸……”
“四……”
“……”
月掛半空,燭光燃起。
小小的書房內,宋青苑的聲音仍在繼續。
“收斂鋒芒,不可一意孤行。”
“護及己身,三思后行。”
“苑兒!”
宋青苑的話語,突然被沈碧青打斷。
只見她看了看,手中已有數頁厚的紙張。
輕聲道,“天不早了,明天再繼續吧。”
“呃……”
宋青苑一愣。
這才發現,說著說著,已口干舌燥。
連忙歉意的看向沈碧青,“真是對不住,辛苦二嫂子。”
她這一說,竟是長篇大論,以至于忘卻了時間。
“那今日就到此,我們回去休息吧。”
宋青苑說著,熄滅了燈,關上了書房的門,和沈碧青各自回屋。
翌日傍晚。
某書房內。
蠟燭燃起,陸銘軒坐于書桌前,伏案而寫。
“嗖!”
突然,一只飛鏢破窗而入,扎在一旁的柱子上。
“是誰?”
陸銘軒豁然起身,推開門追了出去,卻不見半個人影。
待回房時,便看到此柱上除飛鏢外,同時射來的,還有一個信封。
陸銘軒眉頭微微一蹙,走至柱前,伸手拿下飛鏢和信封。
站在原地,打開信封,拿出里面的紙張,看了起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