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后。
書肆內。
宋青苑柔柔一禮,“苑兒見過老先生!”
“不敢!”
何老先生連忙伸手打斷,“老夫乃一介草民,當不得錦寧縣主如此大禮。”
“老先生為國學館捐書,此乃大善,亦是有利于天下學子之事。”
“如此作為,怎能擔不起苑兒一禮。”
宋青苑笑道。
哪知剛把話說完,何老先生便立刻吹胡子瞪眼起來。
背過手,重重強調道,“有一件事,老夫可得跟你說在前頭,這書不是捐的,只是借的。”
“待錦寧縣主把書籍抄錄完畢后,還得給老夫送回來。”
“這些可都是我們何家,多年的珍藏。”
何老先生搖搖頭,“老夫舍不得送。”
聽罷,宋青苑訕笑。
“老先生手中珍藏的書籍,必然價值不菲。”
“能讓我們抄錄,便已是天大的恩情,我們又怎敢伸手要原著。”
“行了!”
“要了老夫也不給……”
何老先生搖了搖手,從袖中拿出整理好的書名冊,遞與宋青苑。
“這是我書肆中,所有的書籍名錄。”
“你叫你家小丫頭,和國子監的對照一下,把沒有的都挑出來。”
“錦寧縣主……”
何老先生指了指宋青苑,“就跟老夫過來吧,老夫帶你去看老夫的珍藏。”
“這里面有的,可都已經絕跡了。”
“要不是我祖父當年,當機立斷,花費大半家業,把他們收錄起來,那可就……”
何老先生一邊走著,一邊兒說起了其祖父,年輕時對書籍的執著。
也多虧了他祖父,對書籍這般癡迷,給何家留下了一批“寶藏”。
以至于何老先生不當夫子后,還可以回來開書肆。
“老夫的藏書,很多都是祖父留下的,這兩年我也陸續收了幾本。”
“可惜,藏書的人太多,賣書的人太少。”
何老先生似是無奈的搖搖頭。
和宋青苑一邊走一邊說,很快便到了后院。
后院既寬敞又幽靜,就像住家的小宅子一樣,平時何老先生就住在此處。
而宋青苑,也在剛才的閑聊中得知,前面的書肆加上這兒,本是一處大宅院。
后來何老先生把院落一分為二,前面做了書肆,后面做了住處。
“錦寧縣主請進!”
何老先生推開了一座屋門,同時道,“這里便是老夫收錄藏書之地,平時甚少有人過來。”
“錦寧縣主一定要仔細著點,不要弄壞了書籍。”
何老先生忍不住強調。
哪怕他明知道,眼前面對的是大齊朝的縣主,又是慈善基金會的副會長。
還是眾多學子口中推崇的對象。
即便如此,他還是要叮囑一番。
“老先生放心,我定會小心。”
宋青苑保證著。
她雖不愛書籍,可來到了這個古代,身邊又具是愛書之人,她能體會得到,這些讀書人對書籍的重視。
尤其是一些文人墨客,這書籍的珍愛程度,不亞于其對子女的喜愛。
再者,何老先生所開辦的書肆書籍眾多,種類齊全。
能被他挑出來,特意放于后院,珍兒重之收藏起來的,其價值可想而知。
也容不得宋青苑不仔細著對待。
“老先生先請……”
“錦寧縣主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