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兒事多忙,你奶年歲也大了,力不從心,難免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都交給娘!”李氏一拍胸脯。
“娘保證給你安排的妥妥當當,不叫你操半分心。”
“這……”宋青苑一臉為難。
“娘既然這么說,做閨女的自然要給娘一個機會,那就娘負責吧!”
宋青苑勉為其難。
李氏聽了卻歡欣鼓舞,渾身都是勁兒,仿佛那誥命夫人,在向她招手。
…………
三日后。
李氏說干就干,既痛快又利索,風風火火的,便在村里召集了三十多個婆子,來到宋家院內。
又把從店鋪,收集來的破棉被,破棉襖分發好。
張羅道,“都用心點兒,這可是給邊關將士穿的,那針腳都碼齊了,別漏了線。”
“等送到邊關,也讓那幫將士,瞧瞧咱們宋家村的針線活。”
“哎!”婆子們應下。
“誠義媳婦放心吧,針腳肯定密實,穿在身上沒問題。”
“咱們宋家村人,也為邊關,為咱大齊做做好事。”
“誠義媳婦放心!”另一個婆子接話。
“家里這些孩子,老爺們兒的衣褲,棉被,都是我們自己動手,穿著結實著呢!”
“這次肯定不會出差錯!”
“對!對!對!”
“我們針線活,都是頂頂拿手的,誠義媳婦心放在肚子里……”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了起來,滿臉的歡喜之色。
李氏聽著這一句接一句的話語,笑容漸漸淡了,僵在臉上。
誠義媳婦!
誠義媳婦!
李氏在心里哼哼。
真土!!!!
春來嬸見狀,連忙捅了捅身旁婆子的腰。
大聲嚷嚷道,“李大家的,啥誠義媳婦,瞧你這嘴,真不會說話。”
“現在大丫是宋二夫人,可別叫錯了。”
“哎喲!”
李大家的聽罷,連忙伸出手,輕輕拍打著臉頰,“瞧我這張嘴,總說錯話。”
“誠、二夫人,可別跟我計較。”
“不會!怎么會呢!”
李氏挺直了腰板,端起笑,捋了捋頭發,
寒暄道,“都是街坊鄰里的住著,一個村兒這么多年,我哪會因為一個稱呼,就怪罪你們!”
“雖然我男人如今已是朝廷命官,我閨女是縣主,我未來女婿是侯爺。”
“可我也不能仗著身份,就不認咱村的父老鄉親。”
“叫什么都一樣!叫什么都一樣!”
李氏搖搖頭,表示毫不在意。
沒一會兒,周氏也從上房走了出來,挑選了一半的人,帶回正屋做活兒。
而剩余的人,則被李氏帶去了東跨院。
…………
兩天的功夫,宋家為邊關將士,準備過冬棉衣的事,便傳遍了整個青石鎮,乃至榆林縣。
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聞風登門,加入為邊關將士獻愛心的活動……
地主,鄉紳,富戶,把自己自家用舊的棉被,破衣,全部捐獻。
也有那壓箱底兒的舊料,用不到的,也送到了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