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村村口。
一隊人馬整整齊齊,帶著物資佇立在此。
“見過錦寧縣主!”
姜維和李家派來的負責人,率先走了過來。
這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五官端正,劍眉星目,棱角分明。
古銅色的臉頰上,有一雙烏黑深邃的眸子。
身材高大而筆直,往前方一站不卑不亢,對著宋青苑拱手道,“在下李子昀,見過錦寧縣主!”
李子昀?
從名字來看,想必是李家的后輩。
可宋青苑對京中李家的事了解不多,李家第三代究竟有哪些人,她還不甚明了。
所以只能微笑以對,同時把目光求助的看向姜維。
姜維會意,立刻上前介紹道,“縣主,這是李老將軍家的孫兒,李家二房的四少爺。”
“原來是四公子,久仰!久仰!”
“今日一見,果然如傳聞中那般少年英才。”
宋青苑微微頷首,以示敬意。
她雖不清楚李家第三代都有哪些公子,可宋青苑卻聽過京中的傳聞。
據說李家后輩各個人中龍鳳,征戰沙場,獨當一面,乃頂天立地的好兒郎。
李子昀聞,一拱手,“錦寧縣主過譽了!”
“錦寧縣主才真的是女子中的典范,憂國憂民。”
“前為學子捐蓋國學館,后為邊關將士勞心勞力籌備衣物。”
“李子昀在此,代表邊關數十萬大軍,向錦寧縣主致謝!”
“四公子客氣了……”
宋青苑,李子昀兩人,互相商業性吹捧一番,便進入正題。
“李公子等人遠道而來,舟車勞頓,宋家已備好酒菜,還請各位在此逗留,歇息,歇息。”
“待明日,家兄便與各位一同前去邊關。”宋青苑說著。
早在京城之時,他們便已商議好,由慈善基金會的人,護送物資到達榆林,而后又二郎接手送去邊關。
現在有李家人介入,那更再好不過,一路上能省去不少麻煩。
同時,也把這次算所帶的物資透明化,清清楚楚的展示在李家面前。
表明她宋青苑賬目透明,并未貪墨半分。
“如此……麻煩錦寧縣主了!”李子昀客氣的說著。
一邊跟在宋青苑身后,解釋道,“這次之所以跟著姜公子過來,是我本身就要去邊關,正好順路,便一起走了。”
李子昀一句話,解釋了他出現在隊伍中的原因。
同時也像宋青苑表明,李家對宋青苑是絕對信任的,沒有監督之意。
“邊關那邊,現在怎么樣?”
宋青苑一邊聊著,一邊交代二郎和紅袖,宋誠義,阿二等人安置人馬。
“李公子,請!”
看著眼前的大門,陌生的小院,李子韻臉上閃過一瞬間的驚訝,很快便斂去。
錦寧縣主出身農家這件事情,他已知曉,只是卻不曾想,家宅竟這般樸素。
還座落在村內,未曾搬離。
尤其是透過大木門,看到了院內各個婆子,媳婦分工合作,一起做的棉衣,棉被忙碌的身影,更是震驚。
“此時麻煩縣主了!”
李子昀躬身,深深一鞠躬,再次代邊關將士,表達了對宋青苑的感激之情。
可一抬頭,卻見前方的宋青苑微笑而立,緩緩搖頭。
“李公子,你該謝的不是我,而是他們。”
宋青苑伸手一指,指向了院內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