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茉眼睛一轉,便放在身后的花燈之上。
說是花燈,是因為每一盞燈上,都繪著不同的花樣。
花燈共十六盞,左右兩側各八盞,以一定的距離井然有序的分布著。
此時,天還亮著,花燈并未燃起。
只是作為裝飾。
一旦宴會延時,進行到晚上,就可派上用場。
宋青茉不得不感嘆,王縣令的心細。
不愧是做縣令的,果然考慮的周到。
就在此時,作為今天主角的蕭景鐸和王侍郎,也分別帶著各自的屬下入場。
路過宋青苑時,蕭景鐸腳步驟停,深深看了一眼,頭微不可察的一點。
打過招呼便轉回身,走上正前方的空座,落坐下來。
主角已到,宴會正式開始。
一道道美味佳肴,由婢女一一端上。
宴會也漸漸熱鬧起來,絲竹聲不絕于耳,席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一派其樂融融之景。
接著便是新一輪的敬酒,逢迎,諂媚,討好,一波波的聲音,充斥在耳間。
這個時候,宴會中的人仿佛各個都帶上了面具。
或端著,或抻著,擺出大戶人家太太的架勢。
或是八面玲瓏,四處拉關系,打好人脈。
就連宋青苑,宋青茉身邊,也圍過來不少榆林縣的妙齡女子,奉承著,討好著。
一轉頭,便看見四郎已聚攏新一批小弟,各個羨慕崇拜的,聽著四郎講軍營事跡。
宋青苑收回目光一抬頭,一個女子含笑著走了過來,屈膝施禮道,“見過錦寧縣主!”
“張姐姐無需客氣!”宋青苑伸手一拉,“坐到這邊來。”
此名女子姓張,正是錢婉茹的手帕交,在榆林縣眾多女子中,也算數一數二的好姑娘。
當時二郎未曾娶妻時,這位張姑娘便對二郎有意思,還通過錢婉茹來透話,打聽打聽宋家的意思。
誰知道李氏嫌棄人家小門小戶不登對,想也未想便拒絕了。
沒過多久,這位張姑娘便成了親,嫁的是榆林縣本縣的大戶。
聽說夫妻和美,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縣主,婉茹已經去了京城一段日子,不知道在那邊過得怎么樣了,可有書信傳來?”
“張姑娘成了親,人也穩重了不少,活潑伶俐勁盡收,談舉止皆遵守著大戶人家少夫人的準則。”
“大嫂在那邊很好。”宋青苑淡淡一笑。
“就是有些不習慣,初來乍到的,沒什么說話的人。”
“大嫂還在信中提及,想念張姐姐,若有張姐姐相伴,日子定然會過得有趣。”
“我也想她了!”張姑娘笑容里有著懷念,有著傷感。
以前結下的好姐妹,有的遠嫁了,有的生活不如意,漸漸失去了聯系。
就錢婉茹和她關系最好,也是時常在一起聊聊天,說些知心話,排解彼此的困擾和寂寞。
可錢婉茹一走,榆林縣就只剩下她,她的心里……空落落的!
“我給澤瑞做了些小衣衫,宋家若是往京中捎東西,可否幫我順便捎過去?”
張姑娘笑容淺淺,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都不是些什么金貴物,你們別嫌棄。”
宋澤瑞作為宋家第四代長孫,自然是窩窩里的金蛋蛋,吃的用的穿的皆是上乘。
張姑娘知道,宋家不缺這些,可作為錢婉茹的好姐妹,手帕交,她愿意給做,
這代表著她們之間的情分,未曾生疏,未曾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