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你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什么地方?當時是什么場景?
4.你們第一次一起吃飯是在什么地方?當時是什么場景?
5.你覺得自己哪些方面值得對方喜歡?
6.你喜歡對方哪些方面?
7.你愿意跟對方終身相守嗎?
顯然最后一個問題從實驗設計上是無法證明擬合度的,但是卻是受試者最想知道的,是吸引志愿者參加測試的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唐漢興“私心”的關鍵所在。
第三步:做完測試的人會被請回面談室,每個面談室會有一臺電腦與模型連接,當兩個人的測試都完成后,會分別在兩個會談室的電腦上看到對方的答案。模型會要求每個人對問題1-4的準確度做出選擇——從5分完全準確,到1分完全不同。
第四步:模型會給出一個擬合報告,并從人工智能的視角給出雙方是否已經相愛的參考判斷。此時,每位受試者本人可以根據隱私權利,選擇打印報告、在模型中保留信息或刪除信息等選項。為了保護受試者隱私,整個測試過程,只有模型能接觸到信息,研究人員不能在控制室現場,也看不到任何信息,除非最后受試者選擇授權將信息保留在系統中,否則原始信息會“測后即焚”,系統中將僅僅自動保留擬合度評估結果數據。
第五步:模型對于它判定“已經相愛”的情侶會根據雙方的腦電波圖形,合成一個專屬的圖案,供雙方下載。對于模型判定“尚未相愛”的兩人,會告訴他們雙方可能只是現在還沒到相戀的程度,并給出一些安慰和建議。
第六步:程序會自動問受試者雙方是否現在想見面,只要其中一個人不想見面,程序就會先后通知兩個人分別離開;如果兩人都選擇見面,則程序會請男方前往女方的面談室。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