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艾蔻特的性格唯唯諾諾,看起來就像是一只應激反應明顯的倉鼠,但是辦事效率還是很靠譜的,沒花多少時間,端木槐就從艾蔻特那里得到了一份名單。
其中包括:一艘歐泊龍級戰列艦旗艦,三艘獵戶座級戰列巡洋艦,十艘月級巡洋艦和哥特級巡洋艦,十五艘不屈級輕型巡洋艦,三十艘彎刀級護衛艦。
除此之外還包括一艘歌莉亞級工廠艦和五艘歌莉亞級鑄造艦。
嗯,怎么說呢………從艾蔻特的選擇,就可以看出她的戰術傾向。
她選擇的這些戰艦在玩家里并不熱門,甚至有些還算冷門,而這些戰艦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全能。
沒錯,這些戰艦之中,除了月級和哥特級屬于互補之外,其他戰艦全部都是以全能為目的設計出來的帝國戰艦。
但事實上,在實際作戰之中,玩家卻并不太喜歡這種全能編組,因為全能就意味著平庸,意味著沒有特色,同樣也意味著很難編組掌控。相反,那些特點突出的戰艦對于玩家來說就省事多了。
速度快的就去當斥候,防御強的拉去當t,火力強的負責主攻,起碼玩家可以比較輕松的選擇編隊。
畢竟一目了然。
但是艾蔻特的選擇完全不同。
首先拿旗艦歐泊龍級戰列艦來說,它就是完完全全的“萬金油”,它并沒有帝皇級可以發射大量艦載機的能力,也沒有報應級或者啟示錄級的強大艦炮火力,但是它卻能夠同時使用宏炮,光矛和艦載機的聯合攻擊手段———說實話,很多玩家光是看到這里估計腦殼就疼了。
嗯,端木槐也一樣,單一的輸出手段雖然容易被克制,但是方便啊。
你一艘戰艦又是宏炮又是光矛又要放艦載機,管都管不過來好吧,而且攻擊手段多變就意味著火力減弱———畢竟一艘戰艦就這么大,你把原本放武器的地方拿去改成機庫了,那武器數量不肯定就少了么。
獵戶座級戰列巡洋艦則主要是用于對于小型單位,比如艦載機群或者蟲群,嚴格意義上算是一種防空巡洋艦。很明顯,這是艾蔻特聽端木槐說了那個星系的情況之后特意選擇的,畢竟你總不能拿宏炮去打機甲吧。
那可就真變成字面意義上的“高射炮打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