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云翻雨覆,交情幾動窮途哭。惟有英雄,意氣相孚自不同。
魚書一紙,為人便欲拚生死。拯厄扶危,管鮑清風尚可追。
調寄“減字木蘭花”
交情薄的固多,厚的也不少。薄的人富貴時密如膠漆,患難時卻似搏沙,不肯攏來。若俠士有心人,莫不極力援引,一紙書奉如誥敕;這便是當今陳雷,先時管鮑。順義村到幽州只三十里路,五更起身,平明就到了。公謹在帥府西首安頓行李,一面整飯,就叫手下西轅門外班房中,把二位尉遲老爺請來。這個尉遲,不是那個尉遲恭,乃周相州總管尉遲迥之族侄,兄弟二人,哥哥叫尉遲南,兄弟叫尉遲北,向來與張公謹通家相好,現充羅公標下,有權衡的兩員旗牌官。帥府東轅門外是文官的官廳,西轅門外是武弁的官廳,旗牌聽用等官,只等轅門里掌號奏樂三次,中軍官進轅門扯旗放炮,帥府才開門。尉遲南、尉遲北戎服伺候,兩個后生走進來叫:“二位爺,家老爺有請。”尉遲南道:“你是張家莊上來的么?”后生道:“是。”尉遲南道:“你們老父在城中么?”后生道:“就在轅門西首下處,請二位老爺相會。”
尉遲南吩咐手下看班房,竟往公謹下處來。公謹因尉遲南兄弟是兩個金帶前程的,不便與他抗禮,把叔寶、金、童藏在客房內,待公謹引首,道達過客相見,才好來請。張公謹、史大奈、白顯道三人正坐,兄見尉遲兄弟來到,各各相見,分賓主坐下。尉遲南見史大奈在坐,便開道:“張兄今日進城這等早,想為史同袍打擂臺日期已完,要參謁本官了。”公謹道:“此事亦有之,還有一事奉聞。”尉遲南道:“還有什么見教?”公謹衣袖里取出一封書來,遞與尉遲昆玉,接將過來拆開了,兄弟二人看畢道:“啊,原來是潞州二賢莊單二哥的華翰,舉薦秦朋友到敝衙門投文,托兄引首。秦朋友如今在那里?請相見罷了。”公謹向客房里叫:“秦大哥出來罷!”豁瑯瑯的響將出來。童環奉文書,金甲帶鐵繩,叔寶坐著虎軀,扭鎖出來。尉遲兄弟勃然變色道:“張大哥,你小覷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單二哥的華翰到兄長處,因親及親,都是朋友,怎么這等相待!”公謹陪笑道:“實不相瞞,這刑具原是做成的活扣兒,恐賢昆玉責備,所以如此相見,倘推薄分,取掉了就是。”尉遲兄弟親手上前,替叔寶疏了刑具,教取拜氈過來相拜道:“久聞兄大名,如春雷轟耳,無處不聞,恨山水迢遙,不能相會。今日得見到此,三生有幸。”叔寶道:“門下軍犯,倘蒙題攜,再造之恩不淺。”尉遲南道:“兄諸事放心,都在愚弟身上。此二位就是童佩之、金國俊了。”二人道:“小的就是童環、金甲。”尉遲南道:“皆不必太謙,適見單員外華翰上亦有尊字,都是個中的朋友。”都請來對拜了。尉遲南叫:“佩之,桌上放的可就是本官解文么?”佩之答道:“就是。”尉遲南道:“借重把文書取出來,待愚兄弟看里邊的事故。待本官升堂問及,小弟們方好答應。”重環假小心道:“這是本官鈴印彌封,不敢擅開。”尉遲南道:“不妨。就是釘封文書,也還要動了手。不過是個解文,打開不妨?少不得堂上官府,要拆出必得愚兄弟的手,何足介意。”公謹命手下取火酒半杯,將彌封潤透,輕輕揭開,把文書取出。尉遲兄弟開看了,遞還童環,吩咐照舊彌封。
只見尉遲南嘿然無語。公謹道:“兄長看了文書,怎么嘿嘿沉思?”尉遲南道:“久聞潞州單二哥高情厚誼,恨不能相見,今日這椿事,卻為人謀而不忠。”秦叔寶感雄信活命之恩,見朋友說他不是,顧不得是初相會,只得向前分辯:“二位大人,秦瓊在潞州,與雄信不是故交,邂逅一面,拯我于危病之中,復贈金五百還鄉。秦瓊命蹇,皂角林中誤傷人命,被太守問成重辟,又得雄信盡友道,不惜千金救秦瓊,真有再造之恩。二位大人怎么嫌他為人謀而不忠?”尉遲南道:“正為此事。看雄信來書,把兄薦到張仁兄處,單員外友道已盡。但看文書,兄在皂角林打死張奇,問定重罪,雄信有回天手段,能使改重從輕,發配到敝衙門來。吾想普天下許多福境的衛所,怎么不揀個魚米之鄉,偏發到敝地來?兄不知我們本官的利害,我不說不知。他原是北齊駕下勛爵,姓羅名藝,見北齊國破,不肯臣隋,統兵一枝,殺到幽州,結連突厥可汗反叛。皇家累戰不克,只得頒詔招安,將幽州割與本官,自收租稅養老,統雄兵十萬鎮守幽州。本官自恃武勇,舉動任性,凡解進府去的人,恐怕行伍中頑劣不遵約束,見面時要打一百棍,名殺威棒。十人解進,九死一生。兄到此間難處之中。如今設個機變:叫佩之把文書封了,待小弟拿到掛號房中去,吩咐掛號官,將別衙門文書掣起,只把潞州解文掛號,獨解秦大哥進去。”
眾朋友聞尉遲之,俱吐舌吃驚。張公謹道:“尉遲兄怎么獨解秦大哥進去?”尉遲南道:“兄卻有所不知。里邊太太景是好善,每遇初一月半,必持齋念佛,老爺坐堂,屢次叮囑不要打人。秦大哥恭喜,今日恰是三月十五日。倘解進去的人多了,觸動本官之怒,或發下來打,就不好親目了。如今秦大哥暫把巾兒取起,將頭發蓬松,用無名異涂搽面龐,假托有病。童佩之二位典守者,辭不得責,進帥府報稟,本人選中有病。或者本官喜怒之間,著愚兄下來驗看,上去回覆果然有病,得本官發放,討收管,秦大哥行伍中,豈不能一槍一刀,博一個衣錦還鄉?只是如今早堂,投文最難,卻與性命相關,你們速速收拾,我先去把文書掛號。”
尉遲二人到掛號房中,吩咐掛號官:“將今日各衙門的解文都掣起了,只將這潞州一角文書掛號罷。”掛號官不敢違命,應道:“小官知道了。”此時掌號官奏樂三次,中軍官已進轅門。叔寶收拾停當,在西轅門伺候,尉遲二人將掛過號的文書,交與童環,自進轅門隨班放大炮三聲,帥府開門。中軍官、領班、旗鼓官、旗牌官、聽用官、令旗手、捆綁手、刀斧手,一班班,一對對,一層層,都進帥府參見畢,各歸班侍立府門首。報門官報門,邊關夜不收馬兵官將巡邏回風人役進,這一起出來了,第二次就是供給官,送進日用心紅紙和飲食等物。第三次就是掛號官,捧號簿進帥府,規矩解了犯人,就帶進轅門里伺候。掛號官出來,卻就利害了:兩丹墀有二十四面金鑼,一齊響起。一面虎頭牌,兩面令字旗,押著掛號官出西首角門,到大門外街臺上。執旗官叫投文人犯,跟此牌進。童環捧文書,金甲帶鐵繩,將叔寶扭鎖帶進大門,還不打緊;只是進儀門,那東角門鉆在刀槍林內。到月臺下,執牌官叫跪下。東角門到丹墀,也只有半箭路遠,就像爬了幾十里峭壁,喘氣不定。秦叔寶身高丈余,一個豪杰困在威嚴之下,只覺的身子都小了,跪伏在地,偷眼看公坐上這位官員:
玉立封侯骨,金堅致主心。發因憂早白,謀以老能沉。
塞外威聲遠,帷中感士深。雄邊來李牧,烽火絕遙岑。須發斑白,一品服,端坐如泰山,巍巍不動。羅公叫中軍,將解文取上來。中軍官下月臺取了文書,到滴水檐前,雙膝跪下。帳上官將接去,公座旁驗吏拆了彌封,鋪文書于公座上。羅公看潞州刺史解軍的解文,若是別衙門解來的,打也不打與就發落了。潞州的刺史蔡建德,是羅公得意門生。這羅公是武弁的勛衛,怎么有蔡建德方印文官門生?原來當年蔡建德曾解押幽州軍糧違限,據軍法就該重處,羅公見他青年進士,法外施仁,不曾見罪。蔡建德知恩,就拜在羅公門下。今羅公見門生問成的一個犯人,將文書看到底,看蔡建德才思何如,問成的這個人,可情真罪當。親看軍犯一名秦瓊,歷城人。觸目驚心,停了一時,將文書就掩過了,叫驗吏將文書收去,譽寫入冊備查,吩咐中軍官:“叫解子將本犯帶回,午堂后聽審。”童環、金甲,聽得叫他下去,也沒有這等走得爽利了,下月臺帶鐵繩往下就走。
此時張公謹、史大奈、白顯道,都在西轅門外伺候,問尉遲道:“怎么樣了?”尉遲道:“午堂后聽審。”公謹道:“審什么事?”尉遲南道:“從來不會有這等事,打與不打就發落了,不知審什么事?”公謹道:“什么時候?”尉遲南道:“還早。如今閉門退堂,盡寢午膳,然后升堂問事,放炮升旗,與早堂一般規矩。”公謹道:“這等尚早,我們且到下處去飲酒壓驚。出了轅門,卸去刑具,到下處安心。只聽放炮,方來伺候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