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趙家莊西北方向的通向野狗嶺的土路已經全面拓寬。道路寬達二十步,按照張延齡的要求鋪上了碎石,甚為平整。一路蔓延上野狗嶺頂端。
上野狗嶺的坡道分為車馬推車行人三條,并排而上,互不干擾,保證暢通無阻。兩側山坡上各有一條盤嶺道路通向東西兩側兩處山坡上的平地位置。那里是和山嶺頂端一樣重要的后續作坊的坐落位置。
野狗嶺上,沿著平坦山頂四周已經用石塊夯土造起了一圈高墻。此刻雖然尚未完工,但是墻高丈許,已經很是巍峨壯觀。山頂平地被盡數圈在其中,這里便是最為重要的冶煉作坊的區域。
圍墻內的地面的平整工作已經全部結束,之前地面上的草地已經只剩下了靠近南邊的一小部分,這里是住宅區域,自然可以保留一些草地,但是其余的地方,草皮已經全部被鏟除干凈。地面上靠近烽火臺四周的位置全部鋪了碎石地面,因為這里是冶煉爐將要建造的位置。地面需要能防火防燙,且保持足夠的平整。而其他區域則全部以青磚鋪地,成為平整的地面。
整個山頂現在已經分為三個區域。東南側的一小片草地。西北方向的烽火臺左近的大片碎石地面,以及其他地方的青磚鋪設的地面位置。
站在烽火臺廢墟之上,可以俯瞰整個野狗嶺工地的建設情形。可以看到數百名百姓充斥四周工地之上忙碌著。一輛輛的拉土運磚的車馬在坡道上穿梭上下,半山腰處的兩處山坡上的平整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沿著山坡的石墻正在修建。
四周各種號子聲,車馬聲,叮叮當當的敲擊干活聲不絕于耳。雖然此刻正值七月中,正是最為炎熱的時候,但是這些百姓們卻頂著烈日炙烤辛勤勞作著。場面甚是宏大。
在山頂東南側的新建的寬敞的屋子里,張延齡和趙鐵匠馬全以及負責建造的工匠頭們見了面,眾人喝著大碗茶認真商討了工程的進度以及遇到的困難。
為了工程的進度,這次趙鐵匠不光是請了西山莊園的百姓,還在別的莊園和村莊請了一些苦力。所以才能有這么快的進度。雖然是大熱天,但是對于普通老百姓和佃農而,只要能賺銀子,別說熱些,便是天上下刀子也顧不得。
但天氣熱,也確實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延齡,為了趕工期,這些人可真是干的辛苦。這幾日最熱的時候熱倒下了十幾個。咱們現在別的困難都沒有,我就是怕熱死了人。都是鄉里鄉親的,我心里過不去。可否延緩些進度?”老鐵匠道。
“進度不能停,人也不能死。工錢可以多給。每日酬勞再加五十文。另外可避開高溫時段,利用晚上的涼爽時段補上。我這次也帶來了不少防暑藥物,一會分發下去。”張延齡快速給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