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六章七夕(上)
人不同,說話處事也不同。
怒氣沖沖地過來告狀的,瑰意閣上上下下也只有黃媽媽做得出來,也只有她敢做。
行昭只好笑著溫聲安撫:“隨她去吧,你該罵就罵,該罰就罰,別因為是我說要留的,就單單給她顏面。過會子你憋出個好歹來,我還得撥兩個小宮人來照顧著黃媽媽,得不償失不是?”
留下那個寶兒本就是為了釣魚,如今魚快上鉤了,總不能功虧一簣。
定京城里燥熱,西北一段兒大漠一段兒草場,黃沙飛揚,樹都難見著一棵,火氣兒只有更大的,這不三百里加急,說是皇帝新調令的守備親自下令斬了自個兒從定京帶過去的八個兵士,賞了十余個兵士五十軍棍兒。
“皇上怕是臉都快氣綠了。”
方皇后心情很愉悅,“守備原是想息事寧人來著,卻被蔣千戶..哦不,蔣僉事架得老高‘守備是御筆親批調任的,國之棟梁,西北大幸。皇上對您的信任,西北民眾對您的信任就全看在此處了。’,京里九城營衛司那幫兵士從沒見過血更不知道西北練軍是怎么練的,以為在西北還能像在定京似的?懶懶散散,朝出暮收,狎妓尋歡,犯了三十二條軍規,不死也要脫層皮,活該!”
定京城里沒仗打,行軍操練都是得過且過,西北不一樣,訓的是軍人,練的是漢子。
九城營衛司那些人安逸日子過慣了。以為去西北是去混軍功。換個地方繼續過安逸日子的。卻正好碰上蔣僉事要玩兒陰招拿人殺雞儆猴,這八個倒霉蛋就活生生地被他家守備舍棄了。
死得莫名其妙又冤枉,可他們既然是軍人,就應當知道軍規無情,刀劍無眼。
以身試法,是活該。
正如方皇后所預料,皇帝臉色大變,卻被噎得沒話說。
能說什么?
人是他派過去的守備讓砍的。砍人的理由是他祖宗定下的三十二條軍規,一切都名正順得很。
皇帝要架空西北財權,要讓方祈的二叔致仕退隱,方家照做,可從九城營衛司派了守備去西北吃相難看的爭兵權,能是這么好爭的嗎?
八個倒霉蛋一砍,軍中嘩然,西北軍與九城營衛司撥過去的兵士對立為兩派,都是血氣方剛的大老爺們一不合拔刀相向,險些出現嘩變。守備在定京城里安穩慣了,哪兒見過這幅陣勢。縮在城墻上自個兒不出來,蔣僉事卻一馬當先,站在城墻上連射三箭,一箭射在西北軍帳篷掛著的紅纓上,兩箭射在九城營衛司麾下的木樁子上,又穩又狠,當即鎮住了場面。
軍營里崇尚強者,守備既然撐不起架勢來,手一轉,實權又到了蔣僉事手上了。
為這事兒,方祈真是一張臉笑成了菊花兒,連稱自己個兒挑下屬的眼光好,說著說著就變成了自個兒挑女婿的眼光好,再說就成了皇帝挑臣子的眼光好。
挑來挑去,挑中個軟蛋,眼光能不好?
行昭捂著嘴笑,看著瀟娘一臉與有榮焉的模樣,心里為她默了把哀,蔣僉事有勇有謀有心計,真漢子一只,照瀟娘的個性,還不得被啃得渣渣都不剩?
瀟娘的親事就定在初夏,送親的時候行昭請旨出宮幫瀟娘添箱,給行明添箱的時候行昭實實在在地拿了兩千兩銀票,是想著賀太夫人鐵定不會幫行明扎扎實實地置辦好嫁妝,二夫人雖是出身中山侯劉家,可卻是庶子嫡女,嫁妝單子也不算太豐厚,與其送幾副華而不實的頭面,還不如送真金白銀,愿意買地也好愿意置鋪子也好,都隨行明。
兩千兩銀子雖損不了小富婆多少根基,可到底也算是大出血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