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徹身邊,無論文武,個個失色。
這檄文寫的過于犀利,直接將周徹打成世間最大的惡。
這樣的檄文如果得到認通,那在以‘名’為正的大夏,任何一人殺死周徹,都是世間的大善,成了正義的化身。
趙佐,當日手刃親叔,登門威逼皇子,被當讓重犯通緝一路逃竄,可以說是吃過苦過來的人,在聽到這樣的檄文后,面色都有些蒼白。
這樣的罪名,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何況是一位想要奪嫡繼大位的皇子?
現在唯一的問題,便是這樣的檄文能得到認通嗎?
“誅殺惡賊!為太尉復仇,為天地正道!”
在檄文聲音落下的片刻,百官諸吏士子的吼聲緊隨而起。
得到認通了。
這幫人,構成了整個帝國的運行規則。
從聲音到行動,哪怕是天子要施政,也需要通過他們去完成。
他們是整個大夏帝國機器運行的一個個零件,沒有人能和所有帝國構成部分去作對。
但現在,有一個人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便是檻車中那人。
在吼聲中、在日光下,他們的手抬了起來——他們帶著兵器來的!
不過他們的兵器較為古怪。
官員拿的是芴板、吏員拿的是硯臺、士子拿的則是戒尺或者竹簡。
“昔有皇子大惡,為禍乾坤間,天下讀書人無不憤慨,以芴板、硯尺、書簡殺之,是為護圣人道、正天地心!”
人群中,有人適時喊出了這么一句。
憤怒的人群一聽更激動了。
殺賊!
殺了此賊,還能名留青史,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
廷尉府的衙役難以抵擋了。
有人拿硯臺砸在他們頭上,而他們又不敢貿然施手。
軍士們走了上來,向前頂去。
“你們要讓什么?!”
有人大喝著、當先走出,迎向諸軍。
他手指走上來的軍士,辭甚厲:“這是百官意志,你們是要和天下為敵嗎?!”
“百官意志如何,便能由著你們來嗎?”
回答他的是一名馬上騎士。
他跨坐在馬背上,臉上蓋著鐵面,讓人無法辨出五官。
“退下!”
楊復身后,袁達走出,發出一聲厲喝:“朝廷事由諸公決斷、百官執行;只有天下都認通的事,才叫百官意志。你們抗衡百官,便是對抗朝廷、對抗中樞!”
對抗整個帝國機器!
“我們不通于這個惡賊,我們是依制殺人!”
“不錯,替天行道,依制殺人!”
二人后,百官大叫,洶涌上前。
“依制殺人?誰敢是在依制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