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七月初,正是番薯和玉米豐收的季節。
中原各地,百姓們收上來糧食,在曬谷場晾曬。
這時,軍政府的官吏,便與各村的里長,來到村里的農戶家里,動員著百姓。
首先是有各縣儲糧社,前來以市價收購糧食,其次便是鼓勵百姓把剩余的糧食,放入城中的義倉,便于遇上災荒和戰亂后,軍政府發放賑濟。
許州城外,陳家村內。
許州知縣陳貴凡,騎著毛驢,來到各村鎮,說服境內百姓,將糧食賣給軍政府,并且將口糧存入城中的倉庫。
高歡給各縣下達了命令,要求各州縣,特別是豫東州縣,將收獲了糧食,運入城中儲備,以便今后堅壁清野。
雖然許州遠離前線,距離黃河防線數百里,但是清軍騎兵同樣可能殺至。
為了扛過黃河三個月的冰期,清軍一來,百姓背著包袱就能轉移,所以高歡提前收購糧食,把糧存在城里。
這時陳貴凡騎著毛驢,來到村口,里長等人連忙上前迎接。
“大佬爺怎么來呢?”里長上前行禮。
陳貴凡是從農場走出的官員,作風比較樸素,穿著粗布官袍,也沒轎子和衙役開道。
這時他翻身下馬,擺了擺手,沉聲道:“還不是你們村的任務沒有完成。我問你,別的存都完成了動員,為什么你們村不行?”
里長臉色通紅,面露羞愧,憤憤不平道:“都是村里的幾戶流民,不配合村里,拖了后腿。”
陳貴凡卻道:“我看是你的工作不到位。”
陳老爺一口的農場腔調,說得里長低下頭。
這時,一行人來到曬谷場,見地上堆滿了麥子和玉米棒子,還有人正往家運著地瓜,陳貴凡不禁感嘆道:“看來今年是個豐年啊!”
里長道:“若是以往這樣的年景,只能勉強糊口,不過現在村里打了灌井,修了水利,還有玉米和地瓜豐收,大家交了賦稅,都有大量結余。”
陳貴凡微微頷首,發自內心感嘆,“督軍真乃天降圣人,活命無數啊!”
“可不是么!”里長也附和一句。
陳貴凡瞪了他一眼,“那你們村還跟督軍對著干,讓我在府里難堪。”
里長聽了這話,心里窩火,忙吩咐一名組長道:“你去把趙二柱那幾戶,給俺喊過來。”
這時陳貴凡來到曬谷場中間的水井旁,站在大槐樹下,不多時,幾名男女老少被叫了過來,周圍曬著麥子掰著玉米棒子的百姓,也都圍過來看熱鬧。
里長指著那幾戶不愿意賣糧食,把糧食運到城內糧庫儲存的百姓罵道:“都是你們幾戶,讓俺們村拖了后腿。明年選府兵,村里的名額肯定縮減,你們自己給大佬爺解釋吧!”
雖說在高歡的倡導下,軍政府官員作風比較親民。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其焉”,高歡作風親民,對百姓沒有官架子,下面的官員不管是不是真心,對于百姓都很和氣。
中原的百姓也感受到了,軍政府官員的與眾不同,但是聽說知縣到了,專門來詢問,還是恐懼的說不出話來。